BOB全站以下的冷芸时尚圈讨论是就行业问题的讨论及总结。这些分享属于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们并不代表冷芸个人观点)。希望通过此种方式能让更多行业人士受益!
大家是如何开始关注潮流品牌的?芸友Queeny提出自己之所以关注这些品牌,是因为看到明星穿着他们的设计。而芸友艺航关注潮牌的动因则是她对街头文化和滑板文化的热爱,因此特别喜欢这类潮流的穿搭。确实,个人爱好在这里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芸友王硕则提到,他关注这些品牌是因为他们的设计感强、款式时尚且具有个性,消费他们可以避免撞衫的尴尬。
其实,我以前特别讨厌潮牌。那是因为在我读小学、初中和高中时期,那些校园暴力的人总是穿着廉价的涂鸦服装,我经常受到欺负。但因为最近我关注到潮流时尚品牌启示录,彻底改变了我对潮牌服装的看法。潮牌在版型的时尚性、颜色的大胆性和搭配的美感上的特点可能都是吸引大家的因素。芸友Queeny则从一个不太关注潮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潮牌之所以流行起来,是因为明星的穿着,快速打入了普通消费市场。
我曾经一心专研像玖姿,地素,三彩这种中等偏大尺码的传统品牌服装。当时我在恒源祥工作,对标的品牌也是玖姿这种风格的品牌。当时我对潮牌定义也仅限于牛仔、印花涂鸦等元素。
追求个性应该是潮牌的核心消费群体的一大需求。在我看来,2022年MIU MIU的y2k设计和穿搭方式对潮流品牌的推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给大家推荐一个淘宝品牌——WESAME,这是一个融合了y2k,街头,美式,废土美学的小众潮流品牌。尤其是他们最近新推出的商品,真的非常有调性。我还无意中在淘宝上发现了另一个设计师品牌UNSPOKEN,它的价格便宜且设计古典。像杭州的衣品天成和广东的芭比姨也是做得很好的多渠道售卖的潮流品牌。
芸友Queeny提出是否可以理解为潮牌为了出挑,是在推动市场已经验证过的设计风格?在设计和营销上是否也有自己的特点?虽然我并未过多关注他们的营销策略,但我认为潮牌的成功在于他们的产品做得好,并且他们具有强大的产品创新能力,并且在价格上也覆盖了更多的消费者。这可能是潮牌比中大码品牌更能抓住消费群体的一点,我们对比一下地素和WESAME的价格就能看出来。
芸友艺航曾帮助过一个原创潮牌配饰在小红书上进行代运营。然而,由于该品牌研发周期过长,SKU较少,所以并不利于推广,特别是相较于KVK、ABYB等对标品牌。她认为潮牌玩的是文化和圈层,她关注了一个潮牌WASSUP,他们把营销和品牌文化做得非常好。芸友王硕推荐了TCH,他认为该品牌线下渠道做得相当出色,基本分布在二线及以上城市的万象城以及更高级别的商业区,这些店铺多数都能取得盈利。
芸友王硕引入了一个有趣的观点,他提问我们是否关注过小众潮牌或者品牌的生命周期。他指出,线下小众品牌的存活时间通常都非常短暂,能挺过三年的极少。这的确是值得讨论的一点,我正在关注的几个品牌,如启示录、WESAME、UNSPOKEN,虽然都存活了三年以上,但他们的销售数据并不乐观。其中只有WESAME的业绩在稳步上升。
芸友Queeny抛出了一个思考题:如果潮流是一波一波的,那么当潮流变了,是不是意味着潮牌的流行也结束了?芸友王硕认为潮牌的消费者对买手或设计师的要求相当高,如果不能跟随市场趋势,那么品牌的销量可能就会消失。我认为无论是小众品牌还是潮牌,都需要在面对时代发展的时候更新自己的设计要素。
联名是潮流品牌破圈和吸引流量的营销方式之一。对于IP联名这个话题。芸友Queeny认为基于对IP品牌的喜欢,IP之间的合作的确可以帮助品牌破圈。此前优衣库联名被抢购一空也印证了这一点。好的联名可以给品牌加分,优衣库已经推出联名系列多年了,这些联名商品的销量常常非常惊人,大家有没有购买过优衣库的联名产品呢?下图是我自己上大学时买的优衣库和玩具总动员联名款。但联名不能成为一种常态,否则也会引起疲劳。品牌终究还是要有自己的风格特点和客群,联名最好的状态是互相成就,锦上添花。
芸友王硕提到小众品牌这个概念现在比较宽泛。对于70、80后,他们现在比较接受新中式、轻中式的设计理念,这些也应被算作小众品牌。例如,一些朋友从事新中式品牌的开发,以及我们制作的融入中式元素的场合类品牌,都可以看作是服装品牌的细分领域中的小众品牌。而高单价、高毛利、高服务,然后提供品牌的附加价值,可能会是小众品牌的一个好定位。附加值可以是身份感、圈层表达,或是体现尊贵感。主要是在满足用户的情绪价值。现在消费者并不缺少产品,吸引消费的往往是产品以外的这些服务等附加价值。
我个人认为潮流品牌只是小众品牌的一个分支,小众品牌也包括了其他非主流,如嘻哈、朋克、网红等品牌。现在的消费者不再只看年纪,更看心理年龄。但相比于潮牌,新中式或轻中式的品牌更易被70后、80后的消费群体所接受。而70后和80后的收入相对较高,如果能提供高客单价的商品,可能会有商机。群里的设计师朋友从自己的经验谈到,更年轻化的潮牌确实是20多岁的年轻人买的最多。如果想要吸引70后、80后消费者,轻中式风格或者新中式风格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相对于潮牌70后、80后可能更能接受这种设计,受众群体比单纯的潮牌更大。
当我们讨论到未来小众潮流品牌是否会成为主流时,大家的观点基本一致:因为受众较少,销量有限,所以这些品牌不太可能成为主流。而且小众品牌之所以被称为“小众”,主要是因为受众人数有限。如果受众人数增加,它就不再是“小众”了。
但我认为相比成为主流,小众品牌的细分和多元应该会成为一种趋势。不同年龄段、不同背景和不同性格的人可能都会有自己的风格。芸友Queeny就分享了自己的穿衣理念:“我比较偏好基本款。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自己越来越不喜欢设计感重的衣服,反而更偏向于基本款,它们可以搭配得很舒适、简约。这主要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精力投入方向已经从外表转移到工作和家庭上,所以对穿着的追求也从追求出挑转向追求舒适。我个人基本不买潮牌,以前会买一些小众设计,但发现它们不好搭配后也渐渐不买了。”
小众设计师品牌和潮流品牌,相比传统品牌风格个性更加独特,产品创新性更强,更能抓住消费群体。且目前消费客户越来越有自己的风格,小众风格更稳定。特别是线上品牌通货风格持续下滑。
以轻中式、新中式为切入点,为产品做高单价、高毛利、高服务,提供品牌的附加价值,搭配管理和服务,增加客户粘性和复购。
大家基本认同小众品牌之所以叫小众,主要还是客群少,人多了就不“小众”了。但这并不影响小众品牌名气破圈。例如哥特风这种被大众熟知的小众风格,知道的人再多也还是小众风格。算是大众所熟知的小众BOB全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