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23-4567

【封面策划】寻找国民电动车BOB全站平台

  汽车的未来属于新能源,市场呼唤“爆款”降临。当“特斯拉们”已经逼近国门,国内车企能否顶住压力,打造出中国品牌的“国民电动车”?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在5月初落幕的2016年第十四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上,共展出新能源汽车147辆,相对于1179辆的总数而言,占比超过10%。

  愚人节当天,特斯拉为全球粉丝揭开了平价电动汽车Model 3的面纱,目前全球订单已经达到40万辆左右,其火爆的情形令人艳羡。

  如果说,此前新能源汽车还被当作衬托“红花”的“绿叶”,那么,如今它已具备了登堂入室,甚至独挑大梁的可能。

  汽车早就超越了“一个沙发加四个轮子”的阶段,作为现代科技的承载平台,电动汽车更是成为融合了机械制造、新型材料、电子信息、能源技术的集大成者。

  在内燃机时代,一提到“国民车”,人们想到的是德国的大众甲壳虫、高尔夫,美国的福特T型车,日本的丰田花冠,法国的雪铁龙2CV;在新能源时代,日本的聆风、美国的特斯拉、德国的宝马等公司都在致力于寻求大众消费领域的突破,中国品牌会跻身“国民电动车”之列吗?

【封面策划】寻找国民电动车BOB全站平台

  所谓“国民电动车”,首先应该是电动汽车,其定位是满足普通公众的中短途、低成本出行需求。综合各方意见,以下5个因素至少应成为我国“国民电动车”群组的必要条件:

  ——原生电动。应该是基于纯电驱动平台,进行正向研发的颠覆性产品,而不是在传统车平台上简单设计、改装的修补版。因此,应基于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进行跨界融合、深度合作。

  ——多元化。不局限于单一车型,可能包括不同品牌的一系列车型,会针对不同区域、不同消费者进行细分,并个性化提供设计、制造。

  ——高性价比。市场售价虽然不必追求最低,但性价比一定会比较高。从价格上,会根据市场需求涵盖5万元至20万元之间的不同档次。

  ——小型化。产品应为中小型电动车,不是大型电动车,但考虑到国内目前的消费需求,尺寸也不会很小。主要应集中在A级车市场,涵盖A00级、A0级、A级三个级别。

  ——高普及率。必须在电动汽车市场保有量上占到相当大的数量,至少应达到20%的比例。

  上述因素,只是构成“国民电动车”的必要条件,与传统的国民车被称为“神车”相比,作为“爆款”的“国民电动车”,必当拥有让用户尖叫的“爆点”。

  以特斯拉为例,从Model S、Model X到Model 3,每款车型都有一两个让人High起来的“爆点”,比如加速、续航、人机交互等。反观国内的车企,当讨论电动汽车车型时,除了常规的规格参数、价格之外,很难出现吸引用户的“爆点”。

  从市场表现来看,截至今年6月,工信部已公布了八批《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纯电动乘用车已近200款,但有很多属于“僵尸户”,真正被市场认可的并不多,能称得上“国民电动车”的更是寥寥无几。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电动汽车市场更多依赖政策激励,一旦补贴减少、免费送牌照等政策取消,新能源汽车的竞争优势消失殆尽。以北汽新能源汽车为例,其在去年全年取得1.67万辆的销量后,今年制定了5~6万辆的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然而,根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的最新统计,今年前五月,BOB全站APP北汽新能源汽车全国的总销量仅为8712辆。正如一位购买了北汽电动汽车的消费者所说,当时购买只是觉得不用限行和摇号,而且可选车型很有限。

  业内专家表示,尽管当前国产的电动汽车还不能满足作为国民车的条件,但其具备成为国民车的潜力,已毋庸置疑。2015年,以突破销量1%市占率的门槛为标志,电动汽车已经跨越导入期,步入成长期。

  汽车的未来属于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是一个颠覆性的产业。面对前有政策压力山大、国际车企虎视眈眈,后有跨界者不断搅局、新技术不断来袭的严峻挑战,国内车企唯有沉下心来,基于电驱动将新的灵魂注入基因,投身全新的赛道,才可能制造出全新的产品。

  因此,必须摒弃简单改造和模仿的思维,用互联网思维,围绕用户需求,打造“国民电动车”,需要在生态、制造和品牌等几方面突破创新。

  与历史上的甲壳虫、高尔夫、T型车相比,当下人们对电动汽车并未形成统一的品类意识,即使在选购电动汽车时,也往往是以传统汽车的视角来评判电动汽车。因而,看似红火的电动汽车,大多数产品的特色不够突出,难言对消费者的吸引力,离爆款更是遥远。需要业界齐心协力,先做出电动汽车这个大的品类。

  电动汽车已成“风口”,不仅仅传统乘用车企业开始发力,更有众多后来者,包括商用车企业转型、产业链企业升级、互联网公司跨界等多种力量介入。

  在传统汽车企业来看,做汽车容不得半点马虎,从机械动力到产品测试,都需要积累上万小时的“慢工”才能“出细活”;在互联网公司来看,互联网市场环境下诞生的汽车,必须实现快速升级迭代,企业需要拥有响应快速迭代机制的基因。

  做产品,需要的是实打实的“慢工出细活”;做服务,提倡的是全心全意的“快速响应”,但二者并不矛盾。从交通工具来说,安全问题大于天,没有任何妥协的余地,对bug必须零容忍;从产品角度来看,世界上没有哪款产品是完美无缺的,要做成一款口碑良好的产品,必须不断进行快速的迭代、改进,而传统汽车厂并不具备这一能力,作为后来者的互联网企业,固有的基因决定了其必须要以服务和营销取胜。

  接受本刊采访的数位专家均表示,很难想象,“国民电动车”会从一线车企中产生,或许会从二线车企、互联网公司或者多方整合的跨界平台诞生。未来,“爆款”的“国民电动车”,很可能产生于另外一个“次元”——表面看是一家互联网公司,背后的股东成员则是多元化的:既包括传统车企,又包括IT企业,甚至包括零部件企业、原材料企业等。

  当然,如此跨界混搭的深层原因,也不排除产业链上企业缺乏单兵突进的信心,基于现实因素考量做出的妥协。说白了,独角兽好看不好当,还是“有钱大家赚、赔钱一起赔”来得实在些。

  上世纪20年代,福特流水线技术的推广,让商品可以短时间内大量复制,从而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消费浪潮。美国也因此占据了汽车生产王国的宝座,成为车轮上的国度。

  对于电动汽车而言,绝不是简单将燃油传动系统换成电池+电机+电控,核心还应该是聚焦于汽车相关的制造、工艺和材料技术孜孜以求、精益求精。汽车制造企业需要潜下心来练内功,不搞花架子,不能仅仅追求生产、上市多少款车,而是一定要把品质做好,电动汽车只有在品质、技术、功能都超过传统汽车,才能具有永久的市场竞争力。

  在源头设计环节,目前很多国内电动汽车的生产仍然是基于传统汽车平台进行整体设计,甚至是改装,很少有从零起步的正向开发。而正向研发、从零起步,看起来慢,实则是能迅速积累口碑的真功夫。

  在制造工艺环节,除了模块化设计制造以外,作为革命性的产品,新材料、新工艺也是必选项,传统的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大工艺也会迎来变革。比如铝合金车身、碳纤维甚至是石墨烯材料、冲压一次成型、3D打印等技术,在未来或许都会成为电动汽车制造业的标配,业界对此应有充分认识,并未雨绸缪、提前布局。

  本早于内燃机汽车诞生的电动汽车,发展历程几经沉浮,堪称举步维艰,是什么让消费者一次次在期待之后,又不断经历失望的煎熬?技术之外,是否还需要反思更深层次的问题?

  谷歌公司的企业信条:“一切以用户为中心,其他一切纷至沓来”,对电动汽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当下,车企应避免两个误区:一是仅依靠政策推动市场,并未触及用户的痛点和痒点,缺乏持续增长的潜力。二是固守传统的产品为王思路,期待精雕细刻一款产品,待到完美时再推出,一夜爆红。

  在品牌塑造上,因应互联网时代,企业应坚持用户为王的思维,首先做的是留住用户、了解用户,然后再根据用户需求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用户体验,最终把用户变为粉丝,通过建立、引领族群消费,引领行业消费潮流。未来,“国民电动车”会将交通出行、娱乐消费、能源应用等需求集成,并成为个人全新的生活平台,进而催生出新型的电动汽车文化。

  在天体物理学中,奇点是指时空开始无限弯曲的那个点,也是宇宙大爆炸理论所追溯的宇宙演化的起点。《大爆炸式创新》一书的作者保罗·纽恩斯认为,电动汽车目前正处于等待奇点来临的阶段,但“我们不知道还需要多长时间,需要多少辆失败的电动汽车,才能让大家意识到电动汽车市场的巨大潜力。”

  能源机构对未来的判断相对更为明晰。国际能源署(IEA)统计数据显示,为了实现2℃目标,全球电动汽车保有量在2050年之前计划目标要达到10亿辆。

  对于“爆款”的“国民电动车”何时来临,业界乐观的估计是,3~5年内或将来到。

  从远期来看,禁止销售已成悬在燃油车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继挪威宣布将从2025年开始禁止销售燃油车后,德国经济部副部长莱纳•巴克也公开表示,到2030年德国将禁止出售传统内燃机汽车。

  从近期来看,众多车企纷纷在国民电动车领域发力。宝马、奥迪、雪佛兰、特斯拉等纷纷发力,苹果、谷歌等紧紧追赶。5月11日,土耳其科学、工业和技术部部长菲克里·伊斯克向该国媒体透露,目前正在研发一款国民电动汽车,并表示:“我们的汽车会比特斯拉汽车更优秀、更安全。”

  从时点来看,2017年将是一个关键点。一来定价在20万元左右的特斯拉Model 3、雪佛兰Bolt都将上市日期锁定在了2017年。Model 3放开接受国内预定后,虽然需预付1000美元,但据说来自中国的订单已成为其第二大用户群;二来特斯拉国产化的“靴子”或将落地。6月21日,一则特斯拉国产化或将落地上海的消息,在业界人士间刷屏的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了压力山大。虽然该消息旋即遭到当事双方的否认。但就在同一天,北京市公布了《北京市示范应用纯电动小客车产品备案信息(第8批)》,在全部8款车型中,特斯拉占据6席。这意味着,在北京上牌的特斯拉电动汽车也可以享受不限行、不摇号的待遇。未来,一旦像特斯拉Model 3这样的产品实现国产化,国内企业的机会还有多少?

  如果说,此前人们担心的“狼来了”还是警钟长鸣,现在,强大的对手真的逼到门口。我们的“国民电动车”,能换挡提速,迎头赶上吗?在传统汽车领域,我们并没能用市场换来技术;在新能源时代,只有推出爆款的“国民电动车”,让奇点降临中国,才能为国产汽车找回应有的尊严。

  基于此,一款真正爆款的“国民电动车”,对于推动消费升级、产业进步和社会变革堪称兹事体大。

  对于消费者而言,一方面,老百姓自由出行的基本需求被限行限购所折磨;另一方面,新生代消费者具有相当的社会责任和环保意识,更有强烈的个性化消费需求,兼具节能环保+时尚消费特色的电动汽车,无疑是引领消费风尚、承载新生活梦想的最佳平台。

  对于产业而言,单品“爆款”的电动国民车才能形成产业凝聚力,培育产业竞争力,最终让电动汽车产业在未来竞争中抢占制高点。在传统汽车领域没能实现的梦想,这一次,接力棒传到了电动汽车身上。

  对国家而言,在我国经济进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社会呼唤真正能够振兴产业,引领消费的行业和产品。其他产业无法完成的任务,也落到了电动汽车的肩上。面对激发有效需求的重任,中国的电动汽车产业须勇于担当。

  如果说,传统汽车的伟大在于,让人类完成了追求自由移动、奔向远方的外向梦想;电动汽车的深刻则在于,会承载人类希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个性化绿色消费的内在修为。

  (本文由本刊记者王伟、特约撰稿人项娟执笔,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知名商业趋势观察家、知萌咨询CEO肖明超等对本文亦有贡献)

Copyright © 2018-2024 BOB全站.(APP)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xml地图  网站地图  备案号:苏ICP备170672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