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全站参与者:白泽-杭州-3群副群主、孙荣浩-南京-11群副群主、Noon-上海-9群副群主、winston-宁波-色彩设计师、SamanthaH-东京-跨境电商、lira-上海-1群副群主
▼以下的冷芸时尚圈讨论是就行业问题的讨论及总结。这些分享属于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们并不代表冷芸个人观点)。希望通过此种方式能让更多行业人士受益!
“在著名的“七秒定律”营销理论中,“色彩”作为重要的服装视觉符号,成为消费者第一时间感受和识别的要素,只需要七秒钟就可以决定消费者是否对服装产生兴趣,进而去触摸面料或试穿。在品牌产品设计和品牌运营当中,色彩的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品牌色和流行色的运用来打造品牌自己的形象或IP,如爱马仕橙、BV绿。我们今天来探讨色彩对于品牌意味着什么,品牌和设计师如何运用和表达这一重要的视觉语言,欢迎大家畅所欲言。”
时尚品牌的色彩风格是一开始就明确确立的还是在日后的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我认为品牌的色彩风格是最能体现品牌风格调性的要素,最好一开始就可以同品牌的风格相一致。大部分品牌的时尚风格在创立初期是明确的,但是随着趋势的变化和消费者生活方式、审美方式的变化,品牌风格也在变化当中。
当我们在想到古驰、爱马仕、山本耀司、LV等时尚品牌的时候,我们会自然联想到一些色彩和纹样,因为这些品牌塑造了明确的品牌色,比如爱马仕橙色,BV绿等等。而当我们想到一些同样具有知名度的大众品牌如安踏、李宁、优衣库等,却想不到他们独特的品牌色彩,这其实也是奢侈品牌和大众品牌的差异化。当品牌有比较明确的时尚风格后,在风格引导下会有主要的色调,对应了目标消费群的审美偏好。下图的品牌原型的理论指的是将品牌人格化。
芸友很多都是业内人,平时在工作中都会和色彩打交道,每个人给出了对色彩与时尚、审美风格、文化观念的不同理解。芸友孙荣浩觉得色彩就是时尚,灰白黑没有办法让人感受到很多的情绪,出现流光溢彩的各类时尚品后情绪就会散发出来。芸友lira认为色彩是一个被呈现出来的直观印象,能够让人产生不同的视觉与情感冲击。芸友白泽觉得色彩是个人情绪的一种体现。芸友Winston觉得色彩是一种观察世界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从社会风尚来说,色彩在某种程度上是风俗、时代观念和思潮的一个侧面反馈。我觉得色彩是科学和艺术的融合,有非常理性、物理学的阐释,也会受到时代文化、审美的巨大影响,有非常感性的一面。
那么不同消费者的个性与他喜欢的颜色之间存在什么关系?芸友白泽觉得是消费者的一种时下心理追求的反馈,即便是喜欢的颜色也会发生改变。以她自己为例,中学的时候喜欢穿黑色,因为觉得成熟可靠。现在自己反而喜欢大红大紫,随着年龄渐长,反而会越来越喜欢朝气蓬勃的状态。芸友孙荣浩认为色彩会有暗示效果,不同的颜色给人的信念感不同。在以前,颜色也代表着身份。对于古代文化有了解的人一定会到,无论中外,什么阶层用什么颜色都很讲究,尤其是在中国封建时代,从皇权贵族到百姓,各阶层会有严格的用色要求。
这几年,流行色的概念被反复提及,很多品牌也会根据当年的流行色来规划产品。作为个人,是否会追逐流行色?大部分芸友表示自己不会,自己喜欢什么颜色就穿什么颜色,毕竟也不是每个颜色都会适合自己。更多的是业内领跑企业会跟这些流行色,跟跑和陪跑的企业大多会根据市场反馈和销售数据来进行商品企划。流行趋势可以作为设计企划的参考,但是实际选品开发还是要根据市场反馈。流行色其实也不是绝对的,流行色的预测本身是很有暗示性的。正如芸友Winston所说,流行色发展到现在已经跟原先的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潘通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让人们尽量的多去谈论这个颜色。潘通的年度色有它自己的目的性和逻辑,企业结合流行色需要匹配自己的实际需求。Intercolor是每一季最早最权威的色彩趋势发布机构。每年Intercolor发布国际定案中有很多个推荐的色彩,比潘通的内容更纯粹些。
我认为流行色就是基于市场和营销的目的打造的概念,潘通商业化做的比较好,也更为大众所知。但潘通的问题是没有自己的体系,色彩体系比较经典的是孟塞尔、pccs、NCS,潘通只是作为商业色彩沟通工具比较成功。COLORO是中纺信息中心推出的产品色卡,国内规模较大的纺织企业用得比较多。虽然目前潘通色卡的使用范围是最广的,但我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支持我们本土的色彩体系。
色彩体系是颜色按照严格的色相、明度、彩度的规律排列形成的,非常有秩序。大家有没关注过BV绿这种最近很火的现象色?在社交媒体时代,品牌将品牌名和颜色名字结合在一起形成强色彩IP,本身是一个非常好用和高效的传播方式。但品牌实际运用颜色时比较考验主理人的功底,色彩与采用的材料和款式的整体搭配和使用方式比较重要。
现在很多品牌都在运用品牌色来强化用户对其产品产生联想,塑造品牌形象。芸友白泽注意到最近逛淘宝时就发现有些产品的颜色名字也非常有趣,比如“不焦绿”,在联系颜色的同时还反映了打工人的辛酸。
品牌有明确的品牌色会让人印象深刻,星巴克的绿色就是一个符号,他们的周边一般都会使用绿色。但不同的企业对于流行色的使用差别很大,大品牌会显示自己的独特的价值点之后跟趋势做结合,更有指向性。
在我们企业,会在流行色的使用上做一些推移,让流行色更符合自身品牌的风格和调性。但一个流行色的生命周期也有长有短,具体情况需要看市场的反应,通常接受度高的流行色会持续3-4年,反馈不佳的流行色只会持续1-2季。
流行色、流行趋势都和大的社会背景、政治、经济、文化息息相关。比如疫情之后大家充满焦虑和恐惧,那一段时间流行温和的绿色,绿色可以治愈和疗愈大家的心理。在疫情平稳后大家封闭太久,希望看到活跃的、充满希望的色彩,这两季整体的色彩是往高彩度、愉悦的方向走。所以进行色彩调研非常重要,包括市场调研、BOB全站关注时装秀、趋势网站、时尚论坛、色彩统计信息等渠道。
那么如何平衡设计师个人的色彩偏好与品牌调性之间的关系呢?对于大多数设计师而言,坚持能够从目标用户出发,而不是个人偏好出发是比较困难的。如果品牌不是在所有产品中都在强调设计师的色彩偏好其实没什么问题。因为品牌做大了,以用户为导向是一定的,不影响大方向的前提下,应该有一定的余地允许设计师自我发挥。并且当色彩被用作设计时,其本身就偏向主观的,不如结合品牌调性,发挥设计师审美与能力的特点。好的设计师必须了解目标市场,具体如何做也需要看品牌自身的需求。
这篇文章提到了自然植物和花卉取色,芸友白泽上次去中国丝绸博物馆参观时,有一个模块也展示了很多植物染料。下图是芸友白泽在杭州丝绸博物馆拍的一张照片,展示了槐米染色的丝绸制品。
业内人应该在服装染色方面都听说过相比传统染色,原料更环保的植物染。我觉得植物染是非常好的一个解决方案,但是目前问题一个是很难大批量,并且色牢度也是问题,另一个是植物染的过程同样很耗水。纯正的植物染成本挺高的,并且产业化应用有些难度,色彩范围有限,染缸也需要要人工保养。我认为植物染比较适合特别少量或者定制。我之前接触过的一家供应商宣传可以使用超声波技术将植物原液可以喷到纤维里面,这和以往植物染工艺不太一样,我感觉很好用,但目前还不知道在大货生产中颜色是否可以稳定。
(4)明确的品牌色可以成为品牌独特的辨识符号,可以通过一个颜色链接到品牌;
(2)流行色的传播本质是基于市场和营销为商业目的,传播规律是从上游往下游;
(3)趋势机构发布流行色实际是时尚话语权的体现,例如潘通发布的年度色彩;
(4)市场接受度高的流行色生命周期更长,可达2-3年甚至更长,接受度低的只持续1-2季;
(1)在社交媒体时代,流行色已经成为一种品牌很好的传播语言,如BV绿、华伦天奴粉;
如BV绿、华伦天奴粉增强了品牌的年轻感,更容易传播形成线.了解你的目标用户的色彩偏好与审美观
色彩调研非常重要,BOB全站包括市场调研、关注时装秀、趋势网站、时尚论坛、色彩统计信息等渠道。
(2)色彩成为设计语言本身带有主观性,可结合品牌调性,发挥设计师审美与能力特点;
(4)品牌会选择跟其调性相符合的设计师。四、在可持续与健康大趋势下,如何从色彩角度来践行可持续时尚理念?
纯正的植物染色目前成本较高,产业化应用难度较高,色彩范围有局限,色牢度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