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全站漫长的复习已经进入最终的冲刺阶段,除了背书、练习,很多同学都陷入了答题基本正确,但深度不足的局面。
接下来的几周,学姐将会带领大家,梳理几大核心期刊的全年论文刊出情况,并选择其中较为重点,且适合新传考研的内容分享给大家,同学们除了要仔细阅读消化吸收,还要认真做好小笔记哦~
截止2019年11月,知网可搜索到2019年《新闻与传播研究》期刊论文完整月数共10期(1月-10月),其中,传播学及新媒体专栏下内容最多,为16篇;其次是传播史专栏。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期刊本年中所发表的几个“周年”。分别是: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下载下来,或者参看爱传播先前的相关推送进行知识的整合。接下来,就让我们选取本年度代表性的论文,赶紧进入正题吧!
德尔 ( Dhir) 等人总结了多位学者的观点后,认为社交媒体倦怠指的是: “社交媒介使用者因在不同平台的参与过程中,经受到各种技术的、信息的、交流的过载,从而产生的精疲力竭的感受。”
不同于一般的技术人工物或是技术设计,社交媒体背后凝结了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资本,因此,对社交媒体倦怠的理解,不能将其等同于对一般技术物的厌倦,这种倦怠感既来自于与设备的互动,又来自于社交媒介带来的关系压力。社会心理学家格根 ( Gergen) 认为,整个世界都是由关系建构的,我们的世界是相互构成 ( co-consitution) 的世界,不存在作为独立个体的自我,更不存在脱离了对象的意识,只有关系性存在,一切都是关系的产物。
“友谊质量”指具有友谊关系的两者间关联的积极程度,它能够表现为强关系中人们的归属感、彼此的依赖感、幸福感、相互帮助的意愿等等。
微信中的群聊大多出于组织和工作需要而建立,群聊数量越多,意味着在固定的界面空间和时间下,非社交性的操作挤压社交行为的情况越严重,即代表着工作事务通过社交媒体向私人空间的殖民越严重。同样的,自我沉浸失控的贡献也反映了这个问题。即使感觉到了不适,受访者也可能并没有办法合理地控制自己的使用时间,而当青年想要控制微信使用时间来对抗这种已经入侵私生活的压力时BOB全站,往往需要极强的自律甚至是一些代价。
根据研究结果,倦怠感可能会影响人们对线下友谊给出更高的期待和评价。心理学认为,社会支持能缓解压力带来的伤害,亲人、朋友和社会的支持可以对焦虑情绪发挥心理调节作用。因此,当青年在社交媒体上无法得到交往上的满足,并且因各类事务和信息而疲惫不堪时,往往会选择在身边的人那里寻求舒适和支持。所以,当焦虑和压力来自于社交媒体时,这种心理机制就变成了一种需要以社交来解决社交不良的情况,既然要通过社交,自然地,它就必然包含对两种社交渠道的比较。所以,当线上路径不够通畅时,人们便很可能会转向线下的路径。
通常在论述社交媒体给青年群体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时候,可以提及社交倦怠的概念。如认为关系性压力和较低的友谊质量是造成青年群体社交媒体倦怠的主要原因,但可通过线下社交的支持来缓解这种倦怠感。
自从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袭来,技术驱动的社会变革愈发强烈,传统行业和市场的边界与规则不断被打破、被颠覆,人类社会进入 VUCA 时代。这个时代充满了易变性 ( volatility) 、不确定性 ( uncertainty) 、复杂性 ( complexity) 和模糊性 ( am-biguity) ,也对媒体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一是以流量输送为核心的规模化发展模式已经结束,传媒业更需要进行流量深耕。在经历了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普及发展后,线下用户的余量已经殆尽,网络化生存已经成为人们最为日常化的生活方式,简单的流量输送不足以成为用户使用媒体的理由。以多维度需求、场景精准匹配、用户自助服务为代表的共享经济崛起,媒体也从流量红利时代向存量深耕时代转型,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节省营销和到达成本,通过沉浸体验实现更好的信息消费。
二是渠道驱动转化为技术和用户驱动,传媒生态亟待重构。互联网发展的上半场,解决的是用户获取渠道从线下转移到线上的过程,通过平台连接的简单、便捷,实现了媒体和用户之间的高效对接。这只是改变了用户的获取渠道,并没有改变传媒行业本身。如今的互联网不再是媒介工具,也不只是简单的信息分发和关系建构的平台,而是 “整个社会的操作系统”,传媒业再借助互联网的去中间化来提升效率的方式难以真正打动用户,它需要深刻感知用户需求,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重构媒介融合生态。
三是以人工智能、算法推送为基础的媒介技术遭遇信息茧房等传播伦理问题的困扰。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的使用可以对用户的兴趣、行为进行深度分析,在此基础上向用户提供其感兴趣的内容,用以增加用户黏性。久而久之,用户在单调甚至低俗化的信息环境中陷入信息茧房、尖叫效应的桎梏,容易形成舆论生态的 “劣币驱逐良币”。技术中性不代表价值中立,工具理性也不能代替价值理性,未来的媒体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方向,将媒介技术发展与人的价值进行同构。
注:心理学中有个“尖叫效应”。比如在满是人群的街道中,如果有人突然歇斯底里地尖叫,往往能快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博取眼球。“尖叫效应”在资讯传播中也得以显著体现,通过非法抓取、剪拼改编的惊悚、恶搞、色情等低俗内容,往往能迅速引发人们的大量关注。
“我们正在迅速地逼近人类延伸的最后一个阶段———从技术上模拟意识阶段。进化不再是千万年来生物学意义上的延伸,而是过去几十年那种信息环境的延伸。”社交网络与全民传播时代的到来,进入麦克卢汉所说的人体延伸的最后阶段,将人与媒介的融合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虽然这一过程总是充满了争议,不可避免地伴随着人与技术的同构和异化过程,但是媒介向人性化发展的方向一直没有变。就如同莱文森所言,一方面 “技术发展的趋势是越来越像人,技术在模仿、复制人体的感知迷失和认知模式”,另一方面,“媒介的演化服从人的理性”“越来越人性化、越来越合理,越来越完美,人总有办法扬其长避其短”。
未来的传播格局中,各种媒介越来越多地将自身建立在与用户的关系中,人与媒介的一体化,也将促进人人平台、人物平台的有效融通,对既有的信息生产格局和传播秩序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并以此重构社会关系。
移动化和社交化将创造新的商业模式,使未来的媒体内涵更加丰富,表现形态更加多样,在主体结构、运营方式、传播模式和产业布局等方面表现出更强的开放性、互动性和无处不在的渗透性。媒体应当主动适应用户对社会交往的新需求,认识到关系建设对媒体运营的重要价值。
社交化是未来媒体发展的重要方向,它要求在内容产品中设计更多的社交元素和关系黏性,使得关系成为内容生产和传播的新动力。但对传统媒体的转型来说,要在自己的产品里实现内容与社交的深层融合,还有很多障碍,问题的核心在于社会资本的缺失。
社会资本是行动主体通过社会联系摄取稀缺资源的能力,从本质上说,内容与关系的融合是媒体社会资本的建立和经营。社会资本的扩张一方面会产生网络效应,降低媒体建立和维护社会关系的成本,降低用户寻找和使用媒体的 “费力程度”,正如克莱·舍基在 《人人时代: 无组织的组织力量》 中所说:“我们已经被戏剧性地联系在一起。我们显露出来的自身信息极大地增加了社会可见度,使我们更容易找到彼此。”
另一方面,社交化使得媒体可以获得更具市场价值的优质社会资本,在用户中形成具有共同兴趣、行为特征和价值观的虚拟社区,即滕尼斯所说的 “生活共同体”,促进 “注意力经济”向更为精准、用户黏度更高的“粉丝经济”发展。“粉丝经济”为碎片化后的电视观众提供了重新聚合的可能,媒体和广告主也可以据此进行更为精准的受众细分。
赋能的原意是指个体或者组织对客观环境与条件拥有更强的控制能力来取代无力感的过程,① 人们可以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组织实践活动来提升自我效能。② 互联网经济时代,赋能成为互联网企业发展的新名词,赋能的最终目标是构建完善的生态系统,它将通过人与媒介的融合、内容与关系的融合深度嵌套市场和生活,从而形成以价值共创为目标的融合生态。
随着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普及应用,人工智能开始大范围进入传媒领域,推动媒体向人机合一、自我进化的方向发展。路透社在2018 年发布的调查报告 《新闻媒体的技术趋势和预测》 显示,有 71% 的媒体管理者表示,他们已经将人工智能看作是一种更有效率的创作和发布内容的方式。目前,新华社的快笔小新、腾讯的梦幻写手、今日头条的张小明、的 Blos-som、的 Jams 等都初步实现了智能编辑部的功能,它们在底层驱动内容生产者的技术嵌入,实现人机协同生产。
用户在媒体消费场景中的互动行为和社交圈中的情感蕴含着大量的价值,这些价值具有变现的可能。借助区块链和通证经济,可以将价值数据化、数据资产化、资产证券化,为海量、复杂的媒介互动过程中的价值量化和价值变现提供新的渠道,为媒体的内容消费提供一种新的经济赋能机制。
哲学家鲍尔格曼从 “人———技术———世界”这一角度来看待技术,他强调人的主体性和社会的建构性,认为人可以通过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时间手段改变和控制技术的可能性。④根据鲍尔格曼的观点,在对未来媒体的研究范式中,媒体既不能概括为对人的绝对统治,也不是之前的一般的物质媒介,而是一个不断地与人类的价值规范进行同构的过程,是一种生态学视野下的有机整体。
本文在三个角度均有借鉴的可能:媒体融合、媒介转型、技术发展。既可以将VUCA时代的媒体变革作为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也可以在思考媒体运行规则变革之下,媒体转型和融合应该更加关注哪些层面,如流量深耕、技术与用户驱动、社交化、以人为本等等。另外,文中提及的一些新的理论和案例也可以很好的进行总结。
在网络视听平台上进行聊天、歌舞、游戏等现场直播互动,并通过获得观众赠予虚拟礼物的方式进而获取收入的主持人。
美国著名情感社会学家霍克希尔德 ( Hochschild) 通过对德尔塔航空空乘人员的分析,在吸收戈夫曼拟剧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情感劳动 ( emotional labor) 这一概念,并将其定义为 “为了报酬,员工管理自己的情感,并按照组织对面部表情或身体语言的要求来表演”。后续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对情感劳动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各种界定尽管存在差异,但均强调情感劳动的交换价值 ( exchange value) ,指出它是在某一商业环境中为了报酬而整饰和呈现。
在网络直播场景中,主播对于直播时间、内容、方式等具有较高的自主权。但是,网络直播用户黏贴性低这一特性,决定了主播们在商业逻辑的操控下,必须要有意识地、充满情感性地表演和做秀并共享话语权,以极力鼓动观众打赏,进而获得流量以及流量带来的物质回报。
这一商业逻辑也决定了主播必须精心装扮外貌形象,反复斟酌直播内容,展示个人魅力,以维护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完美形象。甚至,为了达到理想化表演,主播还需要掩饰与社会规范、价值不一致的行为,并倾向、迎合那些已得到认同的价值。⑤ 由此可以看出,在商业逻辑和网络直播特性的共同影响下,网络主播必须要有意识地整饰和呈现情感。在此意义上,网络主播的劳动是一种情感劳动。
在情感耗竭方面,浅层表演显著且积极影响情感耗竭 ( 标准系数为 0. 348) ,这意味着网络主播越采取浅层表演,将越可能导致情感耗竭。但是,深层表演对情感耗竭并无显著影响。
浅层表演和深层表演都积极而显著地影响着网络主播的个人成就感。但是,深层表演对个人成就感的影响程度明显高于浅层表演
本文在关于网络直播一类型的题目的时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即网络主播进行直播的行为更多的倾向于情感劳动,一方面是为了通过精心装扮以获得更高的回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增强粉丝黏性,提升个人成就感。
本期C刊分析就先告一段落啦,进入复习备考的最终阶段,准研究生们除了要及时查漏补缺,提升输出能力以外,也要稳定好自己的心态,调整好作息哦~ 好的心态,健康的身体才是冲刺高分最强的动力!咱们下期再见啦~
[1]赵启南.关系性压力下青年使用者社交媒体倦怠影响及其行为结果[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06).
[2]严三九.融合生态、价值共创与深度赋能———未来媒体发展的核心逻辑[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06).
[3]胡鹏辉, 余富强.网络主播与情感劳动: 一项探索性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