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23-4567

装饰图案BOB全站十篇

  BOB全站从彩陶文化至今,装饰图案在陶瓷装饰艺术中一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装饰图案在陶瓷装饰中一般是以花纸或手绘两种装饰形式出现。手绘形式我们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的彩陶文化,花纸形式是随着印刷技术地发展和新材料、新技术地运用,从西方国家传入我国。今天随着高科技、高技术含量的不断发展,装饰图案在陶瓷装饰艺术中的运用也在不断更新,发挥它承前启后、丰富多彩的作用。

  装饰图案具有特定的装饰性和实用性,涉及的范围很广。从取材上它包涵了植物图案、动物图案、人物图案、风景图案和几何图案等:从组织形式上它可以分为单独纹样、适合纹样、二方连续纹样和四方连续纹样。装饰图案作为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基础课程,连接着绘画基础与专业设计,长期以来,在基础教学中占据之重要地位,同时学习装饰图案历来是陶瓷设计专业必修的重要课程。因此从课程的设置及安排也可以体现装饰图案是陶瓷装饰的基础,它可以运用于陶瓷装饰艺术的创作之中。装饰图案的设计不仅仅是点线面、图形、色彩的组合,它的主题和内容决定了图案的气韵和文化内涵。它是一种艺术创造,也体现出一种文化、精神和气质。传统图案随着人类的发展逐渐发展演变,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纹样形式与装饰风格,借鉴传统图案有效地运用到陶瓷装饰艺术中,是传统图案教学的一个目的。

  陶瓷装饰的种类、手法包含非常广泛。装饰种类包括釉上彩、釉下彩、釉和综合装饰;从装饰形式来看,一般情况下可分成手绘形式及贴花形式。装饰图案设计在现代陶瓷装饰中通常是运用于陶瓷花纸设计中,也就是以贴花形式出现在陶瓷装饰中。但装饰图案也可以用手绘的形式运用在陶瓷装饰的形式上。陶瓷装饰设计不同于一般绘画性艺术品创作,它的装饰设计是在陶瓷器物的立体形体上完成的,因此必须服从陶瓷器物的形状和部位对装饰图案的题材、形式的特殊要求,符合从任何~个角度对其立体形态的陶瓷器物及附属的装饰纹样进行审视。使之达到合二为一的完美性,才能称得上成功的陶瓷装饰艺术。陶瓷装饰艺术以其精美的图案、丰富的色彩、独特的工艺、精湛的制作技艺、奇特的创意以及全新的观念,形成了独特的工艺装饰形式,形成了特有的陶瓷文化。在人类社会的文化艺术发展史与经济发展中,陶瓷装饰艺术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陶瓷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瓷艺术品是陶瓷文化传播使者。陶瓷装饰艺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了独特的陶瓷文化。

  纵观中国传统陶瓷艺术,装饰图案纹样的运用早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中的彩陶上就已出现。我们的祖先感受生活的自然现象创造出波折纹、圆形纹、编织纹等图案,以二方连续的装饰形式呈现在陶瓷器物上,在西安半坡遗址出土一件绘有精美的人面和鱼纹的彩陶盆是新石器时代彩陶中的精品。这一时期的图案以简洁、概括、充满活力为特征,表现的内容主要有:动物、植物、人物、几何形四种,其中几何形图案的应用比较普遍。商周时期的陶瓷纹饰与同一时期的青铜器纹相似都以动物纹饰为主。宋代的陶瓷名窑荟萃,包括定窑、汝窑、钧窑、磁州窑等,它们以不同的工艺特点显示着自己的个性。宋代陶瓷的图案装饰清秀大方、十分讲究。尽管没有华丽的色彩,多为单一的色相,但制作极为精致,通常采用剔刻或单色绘制的方法,图案造型和构图完美,装饰内容以花卉为主,常见的有莲花、牡丹花等。随着时代的变迁、历史的发展,陶瓷装饰艺术到明清时期已发展到鼎盛时期,特别是景德镇的青花瓷。青花图案以花卉为主,也有龙凤、禽鸟及其他动物、人物、风景等不同内容,极其丰富。图案造型舒展秀丽、密集紧凑,灵活而又不失条理。青花的色彩素雅、幽静,给人以清高而不失高贵。时至今日,装饰图案在陶瓷装饰中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陶瓷花纸技术的出现,装饰图案在陶瓷装饰的运用越来越广泛。陶瓷花纸是印刷技术在陶瓷装饰艺术中得以应用,它使装饰图案能更简练、更工整、更精致地表现在陶瓷装饰中。陶瓷花纸的装饰效果许多是手绘装饰所不能替代的,装饰形象完美、颜色均匀,装饰题材丰富。总之,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也促进陶瓷装饰艺术在历史长河中传承与发展。

  装饰图案的组织形式包括了单独纹样、适合纹样、二方连续纹样及四方连续纹样。不同的装饰纹样在陶瓷装饰上的运用各有千秋,无论是工艺陶瓷、日用陶瓷、还是建筑陶瓷都能得到很好地运用。

  单独纹样是图案中最简单的一种纹样,在陶瓷装饰中比较常用,因为它不受陶瓷产品外形的限制,适用范围比较广泛。它可以独立完成对陶瓷产品的装饰,同时也能结合二方连续纹样对陶瓷产品进行装饰,这种结合经常运用在日用陶瓷的杯碟、碗、盘等装饰上,同时在工艺陶瓷的花瓶装饰上也常常出现这样的结合性装饰。简单的一朵或几朵花、几片叶子的组合就组成单独纹样,同样简单的一只动物、一个人物等等。但要注意构图完整,结合要完美。

  适合纹样的设计本身要求纹样一定要受外形限制,因此在陶瓷装饰上同样也要求装饰纹样必须适合产品的器型或安排在特定的开光形状内,所以在陶瓷装饰的运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一般陶瓷器型要选用一些圆形、方形、椭圆形、多边形、扇形、葫芦形等等,而且形状最好是扁形的,这样在构图上、彩绘上、贴花上比较方便,同时装饰纹样与产品造型的结合更能体现和谐完美。适合纹样也可以用开光形式出现在陶瓷装饰上,这样产品的造型就不是主要考虑对象,而开光的形状与产品造型的统一、和谐才是主要的。

  二方连续纹样在陶瓷装饰上人们称为“花边”。在工艺陶瓷如花瓶的瓶口、瓶脚就采用二方连续纹样,日用陶瓷的杯碟、碗、盘也常用二方连续纹样。二方连续纹样不仅可用于辅助纹样,它同时也可以单独用于产品的装饰。随着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陶瓷上二方连续纹样地运用也越来越多,如墙面砖的腰线装饰、地板砖的装饰条砖等等。

  装饰图案是服饰上一个十分重要的装饰方式,一个小小的装饰图案不论它被装饰在服饰的哪一个部位,都可以将原本平淡无奇的服饰装饰得富贵华丽,充分显示出服饰的神韵之美。所谓“寸图之中,寓意无穷”,不同的装饰图案有着不同的主题、情调和风格,少数民族妇女在制作的过程中倾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审美情趣,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一定的民族文化内涵。而服饰中的每一个装饰图案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这些装饰图案由最原始的图腾纹样逐渐形成、演变以及不断丰富的过程,就像历史文化长河中的千年之舟,承载着少数民族的社会文明发展和进步。

  少数民族服饰纹样多取自客观事物的原型,是在基础纹样中进而演变、推移、扩展成多种纹型的。根据表现对象来划分纹样的取材内容,大致可归纳为植物类、动物类、表现人及其生活文化类、自然类、装饰纹类等。动物纹作为装饰图案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和发展都和本地区、民族的社会生产、宗教、道德、风俗习惯、审美观念等有着密切联系。从古至今,动物一直都是所有文化群体中最直接、最有力、最重要的象征源泉。从古代传统装饰纹样到现代标志设计都隐含着动物符号的缩影,动物符号的象征意义也体现了一定文化内涵。常见的动物纹装饰图案有龙、凤、鱼、虫、鱼、猪、山猫、大象、马、牛、鸡、喜鹊、鸳鸯、鹦鹉、白鹤、燕、虎、鹿、豹、孔雀、乌龟、蝴蝶、蛇、蚯蚓、蜘蛛等。动物纹图案种类十分丰富,造型奇特,尤其是通过独有的制作工艺手法,使动物图案纹饰变得更加夸张,更显示出其独有的韵味和魅力。如傣族的马纹锦,有奔马、驮马、立马、跪马等纹型,拉祜族、崩龙族绣鸡爪花于衣、裙、挂包。不同的民族都具有其特有的审美特点,在少数民族服饰的动物纹装饰图案造型上,多为较接近他们审美理想的抽象造型。

  少数民族服饰的动物纹装饰图案在历经了千年的历史发展,以绣、印、染、绘、织、刺等手法创造了缤纷多样的纹样世界,形成每个少数民族特有的服饰装饰图案造型,这些纹样纹型布局构图奇巧、疏密有致,设色或绚烂庄重或淡素典雅,无不彰显本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服饰的纹样工艺手法因用途不同,使得制作方法、图案位置也有所不同,最终所呈现的形式也各不相同。

  一般服饰的动物纹装饰图案位于上衣或长袍、坎肩的襟边、襟底、领边、围嘴、云肩、袖口、袖身,裤的边饰、裤脚,腰带、围腰、及各式裙子,除此之外,常会出现在装饰的挂件、荷包、肚围或兜肚、尾饰、颈饰、项圈、胸牌及装饰片、各式帽子、头巾、头帕、各式首饰、头上装饰的银饰、挂件、靴子和袜子、绑腿,背篼、挂包、披风、钱袋、背带、飘带、草帽带、口弦包、刀鞘、火镰、烟荷包、香囊等绣片中。制作方法上有挑、染、镶、绣、贴、补、粘、堆、织、印、绘、滚、拼等,不同的制作方法又有多种具体样式,效果也不一样。如绣的图案,平绣的图案比较细腻平滑,瓣绣和皱绣的图案则比较有浮雕感等。

  少数民族服饰中的动物纹装饰图案也因不同民族、不同用途、不同位置等因素,会呈现出不同的构图形式。如苗族的银链、吊牌、坠饰等服饰装饰品多用有蝶形吊、鸟形吊、鱼形吊等,其中鸟形胸吊,造型原始粗犷、拙朴可爱,堪称一绝。傣族织锦的鸟首兽身纹、动植物合体纹等。

  同样的,动物纹装饰图案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布局方式。常见的有单纹、复纹、杂合纹、套合纹等。单纹是指一个纹形为一独立的单元图。普遍为布贴绣、素挑、素绣或剪空衬布缘边绣的单纹,常见于帽顶、围腰角、袖口饰、飘带头等。复是指一个纹形的连接、拼组或变形反复出现,成为规则而有序的图案。布局分并排靠连、散点连续、双数对称、颠倒连接、大小重合等。常见于头巾边、围腰、飘带、裤脚边、袖口、襟边等地方。杂合纹则是指多种纹型结合的纹样。一般为用不同的纹样相间杂配,组成整体性的图形纹样。或是两个以上纹型交合,相互融会,多少改变单纹原来的形状,组合成既带原纹型味,却已转为新的纹样。如苗族织绣围腰,中心纹样为象征吉祥的龙纹或凤纹,四周是内容丰富的各种纹样,有蝴蝶、花草、鱼和鸟类等。另外有的龙凤纹样围腰图案,将龙、凤、狮纹样整齐地排列在三层菱形格式当中,构成生动而富于层次变化的图案。

  不同的少数民族由于所经历的历史和文化的不同,在民族信仰、人生观、道德观、艺术观以及民族观等方面也有所不同。尽管如此,他们服饰上通过装饰图案来表达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意是相同的。不同的图案或不同的题材以不同的寓意,他们多选取具有吉祥含义的动物,如傣族的服饰中的白象、孔雀、马鹿及双鱼等吉祥图案,表达他们希望相亲相爱、白头到老、吉样如意的纯真祝福。广西壮族的装饰品多以鸟纹、蛙纹、鱼纹等与农耕经济有关的动物为主要纹样,以及龙、凤、狮子、蝴蝶、鸳鸯、蝙蝠、玉兔等反映吉祥喜庆之意和象征幸福美好愿望的祥瑞之物。

  总之,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美丽壮观,是中国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的精华,其缤纷多样的特征使得中国各少数民族的服饰异彩纷呈。在今天,由于人们对服饰的审美需求日益趋新、趋变和趋向个性化,民族服饰装图案的应用多在于增强其艺术魅力及精神内涵,通过其视觉形象的审美价值及种种人文底蕴的特征功用价值,同时也能了解到一定时期的时尚因素,感受到宏观的服饰文化和民族精神。

  汉代是我国封建社会比较兴盛的时期,也是统治时间比较长的一个朝代。汉代装饰图案的艺术价值很高,虽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很多极具时代特色的装饰图案,但是汉代装饰图案仍然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尤其体现在当代服装设计方面。本文主要介绍了汉代装饰图案主要的艺术价值,分析了其对当代服装设计的主要影响。

  汉代主要实行的是中央集权统治方式,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这个朝代,朝政比较稳定,而且经济发展非常快,文化繁荣,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装饰图案工艺以及手工业制作的发展。因此,至今遗留了很多汉代时期的艺术珍品,这些艺术品的想象力、设计布局、造型以及制作工艺都非常出色,大部分都是动物、人物等装饰内容,也有很多带有民间传说、神话题材以及具有情节性的生活场面等内容。虽然这些装饰图案都有自己的特色,但是它们的风格大体上都是偏向活泼、宏大、浑厚等。汉代装饰图案至今为止都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将其应用于当代服装设计中,会有意想不到的审美效果。

  图案是汉代艺术的一大瑰宝,具有良好的装饰作用以及生活美化作用。在汉代的皇室宫殿以及贵族官邸的墙壁上往往都会刻画一些精美的图案,日常生活用品上也会有一些花纹装饰图案。封建贵族以及帝王们通常会在生前就准备好自己的陵墓,在陵墓中会刻画很多图案以及壁画,而且棺椁和随葬用品上也会绘制很多类型的花纹图案。和远古时期的图腾艺术以及商周的饕餮艺术相比,汉代图案存在很大不同,汉时期是我国大一统统治开始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很多哲学思想流派有很大的争论,慢慢的各流派相互吸收、相互融合,最后终于建立了一个“天人合一”的完整思想体系。在这个思想体系中,人、天、地相互牵制,社会现象、精神现象、物质现象以及自然现象等都融合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这也导致汉代形成了舒畅、多元化、宽泛、雄放的艺术美学风尚。

  汉代艺术品中刻画了很多花纹图案,其中花纹包括夔纹、菱纹、云气纹、涡卷纹以及几何纹等,而图案包括花、草、虫、鸟、兽、鱼等,其中玄武、白虎、青龙以及朱雀等也称为“四灵”。在汉代,人们认为“四灵”象征着方位以及吉祥,玄武、白虎、青龙、朱雀分别象征着下、右、左、上。同时,也有很多面目狰狞、似兽非兽、张牙舞爪、似人非人的一些怪物,这一类图案通常都是源于神话传说,然后艺术家经过自己的想象后绘制而成。同时,很多汉代花纹图案的地区特色以及民族风格非常突出,比如内蒙古鄂尔多斯以及辽宁西丰等地区,最具代表性的花纹图案就是匈奴透雕饰牌,它的图案姿态一般都是捕食、狩猎,或者动物之间相互搏斗,然后再搭配树叶纹、圆点以及柳叶纹等花纹,民族艺术风格非常独特。自从开通“丝绸之路”后,汉朝和西域各族之间的往来更加密切,和欧洲、西亚等国家的交往也越来越频繁,图案花纹的交流越来越多,这对汉代图案花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比如,罗布泊地区、新疆民丰尼雅遗址等地区的毛织物很多,这些花纹图案不仅表现出中原地区花纹图案的特色,也融入了外国花纹图案的特色。又如,鸟兽葡萄纹绮等花纹图案就有一种浓郁的西域风格特色。

  目前,在很多相关领域中都会应用到汉代装饰图案,汉代装饰图案在服装领域中的应用价值最高。汉代时期经济发展昌盛,帝王以及贵族的生活非常奢侈,对于平时的穿着都非常讲究,往往都是穿着一身绮罗锦绣。对于一些王公重臣,也常常会赏赐上等的丝织物。由此可见,统治者在那个时期需要大量的丝织品,为此,皇室内会专门设置丝绸纺织机构,而且民间的纺织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当时具有绫、罗、锦、缎、帛、绣、绢、绮等多种丝绸品种。这些丝织物的颜色具有多样化,单色也有,多色也有,丝织物上的花纹图案繁多,比如双鱼纹、自然天象纹、豹纹、鸟兽纹、云气纹以及几何形纹等。在当时的汉代,最为典型的一种织物图案就是形状类似于叉刺状的茱萸纹。有的织物上还会刻有“延年益寿”“长乐明光”“长宜子孙”以及“万事如意”等吉祥文字,这样会使织物显得更加光彩夺目、富丽堂皇。就算是到了今天,汉代服饰图案对于当代服装设计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现代服装设计的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为了突出新意,很多当代服装设计师开始关注汉代服饰图案的应用价值,在自己的服装设计中常常会应用到汉代装饰图案元素。汉代服装图案色彩特点最为突出的是醒目、斑斓、艳丽、明晰,这在当代服装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汉代装饰图案中的龙凤主要代表权力和地位,是皇家的专属应用图案,主要通过刺绣的装饰手法表现。发展到现代后,龙凤图案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并不只是权力的象征,更多的是体现出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精神,象征着活力、生命力,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现在它们可以用于晚礼服设计中,也可以用于日常生活的服装设计中。其次,现代休闲服装设计中也常常会应用到汉代传统图案,这样不仅有利于加深服装的文化内涵,也会使服装显得更加时尚、休闲。

  现代服装设计中,应该继续传承并且融合汉朝服饰文化。云纹形态主要描述了自然事物,在服装设计中常常会采用二方连续的构图形式表现这种云纹形态,对于图案的工艺体非常注重,也很注重纹路造型的规律美及其连贯性。而云纹形态在汉朝得到了广泛应用,在那个时期也出现了很多带有云纹形态的装饰图案。当代服装设计师进一步简化了云纹形态的构型元素,而且打散了其结构模式,出现了云气纹、卷云纹以及云兽纹等花纹表现形式,很多当代服装设计师都喜欢在汉代云纹图案中寻找设计灵感,希望增添服装设计的独特魅力,当然也设计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比如现代的帐幔、地毯以及衣帽、鞋包等纺织品的图案主要以云纹为主。目前,很多服装设计界的优秀服装设计师都已经高度认可汉代装饰图案的艺术价值,认为汉代服饰图案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这对于当代服装设计的创新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作用。俗话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想要走上国际舞台,服装设计师们应该在设计的过程中添加一些极具民族特色的设计元素,为此,不仅是我国的服装设计师,还有其他国家的服装设计师也开始重视汉代装饰图案的应用,希望以汉代装饰图案为素材设计出多种多样的服装风格。比如,Cartier系统设计的灵感就是来源于汉代装饰图案,不仅保留了西方崇尚简约主义的风格,同时也完美地融入了东方充满魅惑的风情,为此,设计师设计的袖扣都是能够彰显中国风格的龙形图案,这会让人觉得俊逸灵动、内涵深厚。

  综上所述,汉代装饰图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蕴含着我国丰富的民族文化,多种多样的汉代装饰图案可以给当代服装设计师带来很多新颖的设计灵感。为此,当代服装设计师应该深入、全面地了解汉代装饰图案的精髓及其文化内涵,在实际设计中灵活运用汉代装饰图案元素,为当代服装设计增添独特的魅力。

  作为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醒目和鲜活的表现形式,民族服饰历经漫长的岁月洗礼,至今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而其中的图案艺术则通过服饰本身的功用价值和视觉形象的审美价值来增强服饰的艺术魅力和精神内涵。哈密地区尔族传统服饰中图案的应用体现了极强的表现力,从而能更好地适应服饰造型及服饰功能的需求。

  哈密地区尔族花帽多为圆口、圆顶,每瓣帽面上都绣着相互呼应、对称的纹样,以刺绣为主,多采用、梅花、莲花、牡丹、芍药、佛手等图案。中青年男子的花色与妇女基本相同,只是花帽檐口以黑色平绒镶边。中青年女子则用金银线绣边。中老年妇女的花帽更有特点,帽檐可镶玛瑙、翡翠、玉石、宝石,下衬黄金。

  哈密地区尔族传统上衣主要有长袍、短袄、坎肩。长袍多以领口和袖口镶有花边为主,式样比较宽大,对襟、无领、无纽扣、无口袋,长度一般在膝下。短袄形制为对襟、琵琶襟,窄袖,长度多到腰际,在领口和两侧开衩处镶有云头如意纹宽花边。有的在长袍外面加罩一件琵琶襟或大襟镶宽花边坎肩。绣有中回纹、万字纹、卷草纹等图案,这些图案形式优美、内涵丰富,以比拟、谐音、等手法,把生活中的素材按照主客观的审美观念加以提炼,创造出人们喜爱的艺术形象。

  哈密地区尔族传统下裳主要包括长裙和长裤。长裙形制复杂,款式丰富,长裙的裙门下半部为主要的装饰区,以花鸟虫蝶最为流行,边加缘饰。两侧各打细褶,细褶上也绣有精细的花纹,上加围腰和系带,底摆镶边。长裤也称为“膝裤”或“套裤”,上宽下窄,裤管大多被裁制成尖角状。裤管底部紧裹于胫,裤脚处开衩,用带系结,并在裤口镶有花饰。

  哈密地区尔族妇女喜欢穿绣花鞋,这些绣花鞋图案装饰大部分受中原文化的影响,鞋底是由麻线或棉线纳出来的,俗称千层底,鞋帮周围绣以花卉、动物图案,有鸡、兰花、莲花等纹样,鞋头往往是虎头造型。袜子形制为高筒部,图案具有直立向上的形态,多以绣花为主,袜面袜帮周围绣以花卉、动物图案,图案仍以牡丹、为主,也有佛手、莲花图案,还有动物图案,如蝴蝶、蝙蝠、鹤等。因其装饰部位与服装不同,所以图案的造型技法与表现形式更加概括、简练,在不同的审美角度上产生连续、转换的视觉效果。

  哈密地区尔族传统服饰图案纹样主要来源于各种自然形象与几何纹样,包括植物、动物、天文地理现象、吉祥寓意的传统纹样、组合器物纹样、几何纹样等。在继承和发扬本土传统文化的同时,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文化,在纹饰题材上构建起独具特色的谱系,图案主要表现在面料、花边、织物刺绣上。主要以植物纹、动物纹、神异纹、天象纹、器物纹、文字纹、几何纹、人物纹等为主。植物装饰图案有莲花、牡丹、水仙、葫芦、玉兰、竹、、梅花、佛手、忍冬、兰草、瓜果、葡萄、桃、灵芝等,动物装饰图案有仙鹤、鸳鸯、锦鸡、孔雀、喜鹊、蝙蝠、螳螂、鱼等;神异纹装饰图案有龙、凤等;天象纹装饰图案有日、月、云、水、山等;器物纹装饰图案有八宝、铜钱等;文字纹装饰图案有万、寿、福、“喜”等;几何纹装饰图案有直线、锯齿、万字、如意、回纹、龟背等,人物纹装饰图案有八仙等。

  图案的构成形式是指将画面中使若干个局部或个别形象构成和谐而统一的艺术整体的方式。服饰图案的构成既包括图案自身的构成形式,也包括服饰图案在服装上的整体感及多层次的布局。为了适应工艺制作和装饰要求,图案构成形成了特殊的结构处理和组织方法。哈密尔族传统服饰图案有:花边图案、团花图案、主题图案和综合图案四大类。

  花边图案在构成形式上属于连续性纹样,由于其连续结构所形成的带状,在哈密尔族袍服和坎肩中使用较多。绵延的连续性花边图案主要装饰领口、袖口、袍服的边缘上,花边图案形态各异、内容丰富。花边纹样题材有“雷纹”、“ 草席纹” 、“回型纹”、“ 龟背纹”、“ 吉祥结”、“d”、“巴旦木”以及凤凰、 蝴蝶、寿桃、牡丹、、荷花、四君子(即梅、兰、竹、菊)、寿字等纹样。色彩华丽,造型敦厚而淳朴。构成了其传统服饰独特的装饰风格,突出地加强了服饰的整体轮廓与结构线,表现出服饰图案的主次关系和层次变化。

  适合纹样的构成形式是在既定的形式范围之内,随心所欲地添加纹样,以图案纹样适应不同的外形,气韵连贯、层次分明、疏落有致。哈密地区尔族服饰图案中的团花图案,形与形、形与线之间交错分布,始终处于接触而未接触、近于相撞而未相撞的状态中。图中的植物和动物纹样为屈就于外圆,进行了适当的变形处理,结构流畅,布局紧密,画面生动,富于情趣,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 团花图案花团锦簇,富含寓意,端庄适形,不论是运用织花还是绣花工艺来实现,其装饰效果都具有结实浑厚的造型和均匀的空间结构,力求外形与纹样形象和谐统一。

  这是一种巧妙的组合方法。先确定画面中大的以块面为特征的形态,然后利用组成主体形象的块面空间,在每一块面上填加有关主题对象,沿着连觉的思路,延伸扩充画面的内涵。在哈密地区尔族服饰图案装饰方面,这种审美形式的心理追求表现得极为突出,多种时空形象、相融的构思技巧和构成方法,表现出超越时空的魅力和歌颂生活的乐观情趣。

  综合纹样是指运用单独、适合、连续纹样等综合组织在一起的一种纹样。综合纹样的构图常用方圆、曲直等基本几何元素,在经纬线、对角线上作安排布局,再设计适合的纹样,创造出丰富而又格律严谨的图案。如哈密地区尔族服饰上的团鹤纹,其纹样是整个服饰的主花图案,团鹤纹占据了前襟、双肩及后背的主要位置,以仙鹤为中心的适合纹样,周围以蝴蝶或花卉植物纹作连续性排列,剩余部分以花形纹饰填充,图案造型丰富、饱满,极具装饰性。这种变异的形态,是理想化的形象,具有多元性格,为生活增添了无穷乐趣,表现了民族艺术的自娱性。

  哈密地区尔族传统服饰中的装饰图案是尔族人民在长期劳动、生产、生活实践中按照美的形式法则进行的审美创造,是他们艺术思维和审美体验的物化形式。他们把自然物形态通过丰富的想象、将其抽象、变化、组合成为千姿百态的图纹艺术,从而显示出自然万物千变万化的审美特征。

  镶边技巧是哈密地区尔族传统服饰的主要装饰工艺之一。镶边从工艺上可分滚边装饰、沿边装饰和饰绦三种。哈密地区尔族传统服饰的镶边工艺有其独特的装饰作用和艺术特色,一件做工精美的长袍,不仅取决于式样的新颖别致,更重要的是具备与款式风格、面料色彩相协调的镶边装饰。需要镶边的服饰有衣服类、帽子类、鞋靴类和其他装饰品的镶边装饰,其中长袍、短袄和坎肩的镶边装饰使用最多,色彩也最为鲜艳。

  扣绊是用以连接服饰部件的一种构件,是哈密尔族长袍、短袄、坎肩必不可少的附件,又是构成装饰效果的一部分。主要由扣坨和纽袢钉构成,其中一端制成环套,另一端制成圆扣,使用时两相扣结,就可以将衣襟绾住。所盘花样都处于纽扣的尾部。哈密地区尔族传统服饰上的扣绊,在材质上,常以银质、铜质、铝质和布帛等作扣;形状上多使用圆形、椭圆形、菱形,还在上面镂刻各种花纹;扣绊质料和色彩的运用多与服装本身的款式、面料及其他装饰搭配,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制作时先将环套和扣头完成,然后开始盘制花样,用镊子夹住盘条盘曲造型,操作时尽量做到紧密牢固、圆顺流畅,盘成后还必须将尾端隐藏在隐蔽处,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哈密地区尔族的盘扣种类很多,有蝴蝶盘扣、缠丝盘扣、燕子盘扣和花篮盘扣,但常见的仍是最简单的“一”字扣。有的盘扣用宝石、珊瑚制成,用银质莲花底座加以装饰,更显得雍荣华贵。一件哈密尔族长袍或坎肩缝制是否精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扣绊的缝制工艺,其中精致美观的扣绊装饰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历经生成、积淀、整合、定型的过程,逐渐形成自己特有的民族性格,并渗入到民族文化的各个领域,呈现出迥异于其他民族的艺术风格。其中,装饰图案作为特定的艺术形式,从宫廷到民间,共同构成复杂、丰富而独特的体系。除中国之外,世界上其它国家和地区装饰图案的形式、风格、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因此,继承和借鉴我国优秀的传统图案以及外国图案,是学习装饰图案的重要方法,也是学好图案艺术的第一步。

  临摹装饰图案不是为了临摹而临摹,而是通过临摹,了解不同材料BOB全站、工艺、方法所形成的不同效果,分析不同时代、文化、审美下所形成的不同风格,理解不同环境、条件、地域所形成的不同特征。几千年来,装饰图案始终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变化和创新,从没有拘泥于某种固定的形式,也没有停止向新的领域开拓发展。代代相承,又推陈出新,这正是装饰图案的传统精神。

  只有通过临摹,才能发现装饰图案传承、发展的脉络,才能把握传统装饰图案的内在精神,以更为广阔的视角,全方位地审视前人留存的各个时期的装饰图案,进而从文化史的层面上,理解装饰图案显性的、特定的审美元素以及制作工艺背后的隐性的、深层的文化内涵,才能创造性地发展图案艺术。当然,临摹对象的造型艺术手段、结构处理方法、色彩运用技巧和工艺表现形式等是要最先认真分析、理解和学习的,这是临摹的首要任务。

  临摹的主要形式是“对临”,即到现场面对临摹对象进行实地临摹。这样,不仅可以多角度、多视点地观察对象,做到详尽入微,还可以感受现场气氛,了解不同材质的特征和制作特点,更好地研究特定图案作品的艺术特征和处理技巧。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实物照片或图片资料进行临摹,但后者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只能作为补充的临摹形式。

  原样临摹就是按照临摹对象所呈现的实际情况进行临摹。由于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装饰图案大都是依附于特定的材质、工艺手段而产生和存在的,所以随着时间的变化,有些装饰图案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模糊、破损等现象。在临摹时,要忠实于所临摹图案的现有状态,不仅详尽地描绘留存完好的纹样,而且将残缺、断裂的部分也如实表现出来,较好地再现临摹对象的面貌特征。

  整理临摹就是除了把临摹对象的完好部分进行真实描绘以外,还要将那些由于风化、氧化、碱化、酸化、水浸等自然原因或使用磨损、刮碰、磕砸等人为原因而出现模糊、残破的部分给予整理补齐,使之完好。整理临摹相对于原样临摹来说,难度加大了许多。

  复原临摹就是将临摹对象经临摹手段恢复成当初的原本面貌,这种临摹方法主要是针对具有丰富色彩变化的装饰图案进行的。由于时间、环境等多种原因,使得一些色彩出现不同程度的褪色、变色现象。在临摹时,可根据化学、物理等相关知识,并参照同时期的文字介绍或保存较好的相关作品,分析其色彩变化的原因和程度,尽量准确地再现临摹对象的本来面貌,使其完好、崭新如初。

  以上三种临摹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运用。对于装饰图案的学习来说,整理临摹是最为有效的方法,它既可以理解、学习优秀图案作品的造型以及构图、色彩的处理方法,又可以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时期装饰图案的风格特征和发展特点。

  临摹是学习装饰图案的手段,其根本目的是通过临摹来总结前人是如何将自然形态、特定的表现方法与形式美法则三者相契合而形成完美的艺术形象,从中熟悉、掌握装饰图案的构成规律,学会从自然形态中发现装饰美,表现装饰美,最终达到创造性地发展图案艺术的目的。

  装饰图案的创作源于生活。丰富的自然形象要经过多种变化的手法才能转化为装饰形象,从而使自然状态艺术化、繁杂物象条理化、抽象感情形象化。所谓“变化”,就是以奇异多彩的美的形式为参照,以神奇绝妙的自然魅力所触发的创作灵感为凭借,通过想象和创造意识的发挥,糅入作者的情感心理和审美趣味,创造出合乎美的规律,且与自然美的本质相对应的理想的艺术形象,从而达到“人化自然,自然人化”的超凡境界和领域。立意是否巧妙、构思是否新颖,是决定装饰图案创作成败的关键。这里就不同题材的立意构思进行评述:

  具象图案是指以自然界存在的具体形象为题材,经装饰、变化等手法创作而成的装饰图案。

  植物遍布我们的生活环境,美化、净化着我们的生存空间。千姿百态的自然植物,为装饰图案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来源和素材。立意构思时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①抓住灵感,展开深化。丰富而优美的各类植物,无时无刻不在激发着人们热爱生活、表现生活的情感。令人最感兴趣的部分和最打动人的部分,往往正是诱发创作灵感的部分。紧紧抓住转瞬即逝的创作灵感,强化由此而引发的创作欲望,挖掘生活中的素材,提炼本质,层层展开,逐步深化。

  ②选择态势,分析特征。各种植物都有特定的生长动势和姿态,其中,自然而优美的态势是我们要艺术化地去表现和再现的。同时,不同植物有不同的生长规律和形态特征,确定强调、夸张哪些典型部分,如何突出鲜明的个性特征,是在植物图案构思阶段必须明确的。

  ③确定骨架,构形布色。健康、优美的自然植物本身,蕴藏着独特的形式美感,注意并发现不同的形式美感因素,以抽象化的形式和结构体现在具体的植物图案中,明确骨架关系,均衡画面布局。同时,以抽象或隐形骨架为先导,构造出具体的装饰造型,确定与之相应、和谐的色彩组合关系。

  ④恰当处理,详略适宜。在植物图案构思时,要以主题突出、层次分明为标准,详尽描绘和简略处理相映成趣,恰到好处地体现统一和变化,适度平衡形式美的规律。

  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许多向往自由、追求美好生活、寓意吉祥的图案。这些图案巧妙地运用人物、走兽、花鸟、日月星晨、风雨雷电、文字等,以神话传说、民间谚语为题材,通过比拟、双关、谐音、象征等手法,创造出图形与吉祥寓意完美结合的美术形式。我们把这种具有历史渊源、富于民间特色,又蕴涵吉祥企盼的图案称之为中国传统吉祥图案。

  为了方便地深入研究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人们根据各种标准,将其划分出不同的种类体系,其中较为普遍的分类标准有:依据吉祥图案的应用载体,可以分为建筑装饰图案、家具装饰、印染织绣图案、瓷器图案、漆器图案等。根据吉祥图案的题材可分为人物类、兽类、植物类、文字类、几何纹等组合类。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艺术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象征性,它是艺术表达的一种手法,是人类运用丰富的想象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关系进行概括和总结的结果。其特点是利用象征物和被象征内容在一定经验条件下的某些联系或类似,从而使被象征内容得以更加强烈和更加集中的体现。象征性在陶瓷装饰中的体现如:八仙过海,年年有鱼,都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生活的一种向往。第二是装饰性,它是指图案所具备的人工美,即以活跃的、丰富多彩的想象力为基础,按照形式美规律来重新组合形象,用以表达吉祥图案的意义和装饰性,使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具备特有的装饰特色。比如现代的陶瓷艺术当中,人们往往运用传统吉祥图案的特色与现代的构成形式结合产生现代意义的装饰。第三是艺术对载体强烈的依附性,这是中国传统工艺吉祥图案的鲜明特征,通过装饰器物或建筑,或其实用功能表现出来,其中吉祥图案在陶瓷中的体现也是极为普遍的,人们把各种表达吉祥如意的意念在陶瓷装饰中再现出来,形成各种各样的陶瓷文化特色。

  吉祥图案是以象征和寓意来实现其价值的,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在陶瓷装饰中尤为表现突出,丰富了吉祥图案的表现力,形成了画中有意,意传吉祥的普遍现象。陶瓷装饰,这个词是指修饰打扮之意,所谓的陶瓷装饰,是指根据装饰美的一般规律和表现形式,在限定的陶瓷器物上将客观世界的真实感受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运用装饰规律和美的法则去组织、安排陶瓷从器型到画面的组合,从而构建一个新的视觉艺术世界。陶瓷装饰简单的说就是对陶瓷器物进行修饰、打扮。它是通过釉色、文饰来美化陶瓷造型。

  东周作为吉祥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至汉代已成为四神被装饰在瓦当上,象征四方顺达吉祥。圆瓦当上还有大量采用吉祥词语的汉字,如:长生无极、长乐未央、延年益寿、千秋万岁等文字装饰。东周时期的吉祥纹样,不仅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充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生活。

  唐代,人民生活安定,政治统一,经济繁荣,给艺术发展创造了充分的条件,表现在装饰的造型完美、丰满、线条柔和优美。此时的吉祥如意题材众多,色彩华丽,气势雄厚典雅。牡丹一直具有百花之王的称号,又象征着富贵繁荣,唐代的武则天就特别喜欢牡丹,于是便有龙凤牡丹,凤穿牡丹的图案。展现在陶瓷上的牡丹纹样,姿态各异,给人以欣欣向荣的感觉。

  宋代是中国陶瓷历史上的一个蓬勃发展时期,瓷窑遍布大江南北,有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景德镇窑、龙泉窑、建窑、磁州窑、吉州窑等等BOB全站。宋代陶瓷造型优美,构图完整,形象生动,线条流畅,充分突出了它的雅致,达到了一个新的审美境界。陶瓷装饰常表现一些吉庆内容的纹样,如:牡丹纹(代表着富贵),婴儿嬉戏等等。

  明代,陶瓷不断发展壮大,创造了许多新表现技法,出现了众多精美的产品。这时景德镇已成为全国瓷业中心,规模庞大,产品精致,达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吉祥图案题材陶瓷装饰在这一时期得到广泛应用,成为装饰的主要内容,如:五谷丰登,平安如意,年年有余。吉祥题材的陶瓷,在构图上常采用分割装饰和满布到边的章法,在色彩上较富丽,设色浓郁,处理大都以对比强烈,重色多的方法。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史称康乾盛世是我国制瓷工艺的历史高峰。烧造技术进一步提高,装饰形式丰富多样,造型推陈出新,颜色釉更是琳琅满目,使吉祥题材陶瓷装饰达到极高的地位。

  藏族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南地区,拥有独特而优秀的民族文化,其语言文字、服装饰品、宗教、礼仪、建筑、音乐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尤其是藏族独特的造型艺术,纯真质朴,蕴含着藏族文化特质,是藏族人民集体智慧与独特审美的集中体现,藏族独有的传统装饰图案,既是民族艺术也是宗教艺术的缩影,更是古代藏族文化与中原艺术、外来文化的融合产物,是藏族人民日积月累流传下来的艺术结晶。

  藏族传统装饰图案的雏形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自治区昌都市卡若遗址出土的陶器烧制水平并不高,但纹饰图案丰富,多为内涵深刻的抽象几何形纹饰,如表示水流漩涡的涡纹;表现起伏山脉的三角折线纹;表示植物的叶脉纹;表示贝壳特征的贝纹等。在日土遗址发现的岩画内容丰富,有人物、动物、武器、自然景物等,已经出现彩绘,生动刻画出古代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场面,其造型纯真,构思独特,反映了藏族先民早期的艺术审美。

  自松赞干布建立土蕃王朝后,一方面和中原地区交流逐步加强,藏族装饰图案汲取了中原艺术的许多元素,如唐代的宝相花、卷草纹等装饰纹样,汉民族特有的龙、凤、牡丹、寿字等元素也渐渐融入其中。另一方面,印度、尼泊尔地区的佛教艺术也伴随着佛教的传播随之而来,与藏族的装饰图案日渐融合。由于地域的特殊性,藏族艺术还和周边其他少数民族艺术发生碰撞与借鉴,装饰图案渐渐形成了具有藏族特色的“泽吉日莫”(图案艺术)。

  藏族传统装饰图案形式多样,表达内涵丰富,可以分为四大类别,即无机几何形态、象形模拟形态、宗教寓意形态、文字艺术形态(见表1)。

  这些图案形态在藏族传统装饰图案中,通过不同的组织方式有机结合,构成既写意又写实,既具象又抽象的独特美感,体现着藏族人民的传统精神。在构成方式上体现出强烈的程式化色彩。如表1中提到的曼陀罗纹就是最具代表性的程式化图案,常见的曼陀罗纹有胎藏曼陀罗和金刚曼陀罗(别尊曼陀罗),图案从外到内可分为五部分,即凡界、六意念与护法墙、外院、城墙城门与护法、内院与主尊,整体图案造型是一种佛国的理想境界。

  藏族传统装饰图案在构成上还有一个鲜明的特色,即根据图案的载体形状来灵活调整形态要素的组织方式,使图案首先适宜于载体形状;图案内部的构成要素均按照相应的位置关系合理安排,并保持程式化构成要素的完整性。

  中国画论中对画面设色的基本要求是“随类赋彩”,但是,藏族传统装饰图案的设色却不谙此道,而是运用主观的表现性色彩来构建图案,强调色彩的象征意味,色彩搭配具有视觉冲击力,多用三原色与黑白二色,在利用三原色建构图案时常辅以褐色、墨绿等低纯度色作为底色,以实现图案图底关系的协调,突出主体图案,并保持图案的色彩和谐效果。

  三间色与复色很少出现在藏族装饰图案中,这应该和藏族人民耿直爽朗、热情强悍的民族特征有关,还有对于佛教的虔诚与岚,都需要鲜艳明快的色彩结构才能得以表现。

  丰富多彩的藏族传统装饰图案是藏族历史、宗教、艺术、民俗等综合表现,表达着藏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无比虔诚的。藏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产生活中按照自己对世界的独特理解而创作, 体现了他们特有的想象力和审美观。

  [1]土旦才让.藏族传统装饰图案的文化构建解读――对汉文化的吸收与借鉴[J].青海民族研究,2011(07).

  [2]李欣华.族装饰图案艺术[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生活的条件下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所以对装饰图案的教学工作就提出了更好的要求,现有的教学模式中存在着许多不能适应现实科技发展环境的问题,这门课程又作为一个具有过渡性质的课程,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所以要发现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顺应时展的大潮建立起新的教学模式是未来发展的关键,本文就艺术设计专业装饰图案课程的教学面临的问题和如何改革进行探讨.

  装饰图案是艺术设计专业学习的一门核心科目,这门课程包括了很多艺术设计的设计理念和构思环节,在装饰图案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到天气因素、自然环境因素、设计的艺术性等因素,这门课程不仅是作为专业学习的必修课更是为了能够成为一名专业的设计师的关键步骤,是对思维的创造性和灵动性的开发,不同的专业方向的需求导致对装饰图案的要求不同,但是它们的目的都是以设计的理念来表达内容和形式,这一点是不会变的,随着装饰图案的广泛应用,如何培养出优秀的专业人才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1)装饰图案是指一门美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这门课的教材《装饰图案》是在原有传统的教学内容上包含了改革开放20年以来的图案教学经验总结和一直以来的创作经验,其中对图案的形式法则和写生的创作手法以及造型创作的规律还有黑白色同彩色的不同的表现手法都做出了详细的介绍和例图分析.

  (2)装饰图案需要讲究一定的技巧和方法,省略式的设计方法是将自然的形态进行简洁化,去掉繁琐不易表达的细节,以此来充分的突出整体的个性和独特,让设计整体有轻重的表达,让整个设计更加简洁鲜明让人一眼就能发现想要表达的重点;夸张式的设计方法是将自然形态的某些部分进行装饰和变形,让这个部分表现得夸张,这种手法能够突出设计的个性化特征,让人看起来个性鲜明,勾画出更加经典的设计图案;添加式设计方法是将各种各样的装饰元素叠加的组合在一起,添加到图案上,为图案增加了丰富的素材和色彩,让整个图案更加丰富多彩达到一个满意的效果;分解式的设计方法是将图形同图形之间相互重叠组合,或者也可以用点、线、面三种绘画方法对图象进行分割,这就使图案的整个效果更加丰富并且具有意想不到的变化效果.

  (3)首先,装饰图案的法则是在变化中同时存在统一,所谓的变化是指对图案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形成一些差异,而统一是指保持各个组成的部分之间存在着一些内在上的联系,形成这一法则的原因是因为无论图案的大小都必须保持内容上必须有主体和次要部分的区分,在图案的形状上都有大、小、方的、圆的区分,在构图的手法上都有虚实聚散相结合的区分,线条的表达上也都会存在长短粗细的不统一,在色调上也分冷暖亮暗的区分,这些矛盾组成的统一体让图案更加生动鲜明,让人觉得图像在动,但是如果在这些矛盾的处理上没有做好统一,就会使图像显得杂乱没有条理性,只有让这些元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让整个图案即有规律性又呈现丰富多样的表达性BOB全站,使图案的整个形态表现的淋漓尽致,即有统一又有区别.还有就是对称与均衡的形式法则,其中对称就是指在图案上假设出一个中心,以点以线的形式进行表达都可以,围绕着这个中心,在其周围进行放置同类型同花纹形状的图案,在自然的表现形态中我们随处可见以对称出现的形态,如蝴蝶的翅膀、树的叶子等都是经典的左右对称的现象,从心理的角度来说充分的满足了人们对平衡感的需求,对称是一种人们对于原始艺术需求的体现,在表现的效果上更加体现原始性,让人觉得重心稳定并且整齐.均衡是指中心点上下左右的图案等量不等形,就是图案的分量上是相同的但是纹路和色彩不同,围绕这个中心点保持力的平衡,使整个构图即充满活力同时又具有美感.

  在装饰图案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学内容有局限性,没有根据时代的发展而进行相应的改革和进步,学习的范围也仅仅局限在单一的写生上,同时描绘的对象也只停留在风景、动物和花卉这几个种类上,随着新时期的到来,现有的教学模式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给装饰图案的教学带来阻碍和不利的影响因素.第一,对装饰图案的教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目前的情况显现出三大构成学的引入从而对装饰图案的教学内容替代了一部分,而随着新时期的到来,出现了一些新的设计手法和新的方式,使装饰图案处于一种更加被动的处境,现有的教学模式只局限在对自然形态的组织和划分上,没有更多形式的表达,在学习的内容上只有单独纹样和连续纹样的两种学习内容,所以在装饰图案的课程上即单一又有局限性,第二,教学的方向不够明确,因为装饰图案是一门具有实践性的课程,在教学的手法上要做到理论知识同实践密切的结合在一起,不能重理论轻实践,如果仅能掌握表现技法而不能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应用,那就失去了学习的真正意义,所以在教学的具体方向上要重视起来让学生能够具有熟练的运用能力.第三,教学形式枯燥学生学习压力大,在现有的装饰图案教学过程中注重完成教学任务,无形中给学生造成了影响,把有限的学习时间还要分配给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学习,让原本就有限的专业学习时间更加不充足,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社会实践的专业课程应该更加注重.

  由于近几年专业教师资源的人才缺乏,导致很多刚刚毕业的应届生选择走上教师的岗位上,但是在没有社会实践经验基础的情况下根本没有给学生口传身教的能力,导致学生们缺乏社会实践的知识积累,同时一些学校为了提高学校的生源降低了艺术类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导致入学的门槛降低,加上艺术类的专业就业率较高而且工资的水平比较高,所以吸引越来越多的没有受过专业美术训练和培训的学生在没有任何绘画和艺术理论基础的情况下加入了艺术设计学习的专业队伍中来,为以后的学习也加深了难度.在教学的内容上仍然比较陈旧没有新的思想内容的加入,在20世纪初期我国就开设了装饰图案这门课程,教学的题材和内容仅仅局限在植物、动物和风景的对象表达上,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期下,东方的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人们的思想审美观念和标准都受到了一些影响,所以陈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显然已经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在现有的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在一些方面已经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和未来发展的空间,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受到局限,只有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潜能的人才,才能更好的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工作,所以要把创新意识的培养关注起来为人才的更好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1)在教学理念上要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深入的分析,根据学生的不同现状进行研究,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从而来扭转在教学理念上的不合理现状,推动教学改革内容的更加合理的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实践能力的基础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创造力,通过对物象的概括、简化等方法对新的形态进行研究.

  (2)确立明确的装饰图案的教学目标的确立,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造型方面的训练和设计规律研究等方面的专业技能的培训,其中要重视对传统装饰图案的艺术知识的学习,对中国传统图案的认识掌握的方面可以对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和遗产进行传承并且让其能够发挥更重要的文化熏陶作用,在教学的具体方案的实施上要更加注重对图案的临摹和学习,在有限的课时学习时间内运用更加积极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原有枯燥单一的教学方式,减少学生厌倦学习的现象.在学习的形式上要声情并茂,不仅要讲解理论知识,还要通过对其内涵和历史背景的研究让学生能够更深刻的了解知识本身的价值存在,不仅认识了传统的图案而且还了解传统的文化的光辉,即了解了图案的形式又为创新思维的培养打下基础.

  (3)在教学的内容上要拓宽教学的范围和领域,让教学的内容更加精简实用,对教学内容的改革应该从改变原有内容单一的方向上着手,有倾向性的进行修改和调整,在教学内容进行拓展的同时,要在讲解图案基本含义的同时注重结合中外传统图案的学习,特别是中国的传统图案的学习,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的方法,与此同时,应该注重人才培养意识,充分的认识当前的发展趋势,与时俱进的进行改革,与学生进行探讨和沟通加强交流,所有教学的方式和策略的实施,最终的目标就是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在走出校门的时候能够身有所长,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注意链接和串联,做到前后有效的衔接,抓住要点的同时让学生利用课余的时间进行自主式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积极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教学的更好的效果.

  (4)在艺术设计专业的学习中应该更加注重设计方面的应用能力,设计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装饰图案的魅力就在于此,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设计的美感和材质等方面还要结合现代前沿最时尚的理念,才能做出适合整个大环境所需要的艺术设计作品,在装饰图案这项基础课上要更加注重针对性的意义,在教学内容上有所侧重,教师要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做到一个基本的了解,针对学生的不同特性进行针对性的学习训练,可以通过对软装饰、家具设计等实际上的问题相结合来提高学生对具体实践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达到一个最好的效果上,同时也可以为专业的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提高学生自我创造,创新意识的水平和能力.

  综上所述,艺术设计专业的装饰图案的课程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让该专业的发展受到阻碍,所以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认识到自身发展的不足,并且及时的纠正和创新,为未来艺术设计培养更加专业的人才.

  〔1〕包美辉.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装饰图案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现代装饰(理论),2015(03):154.

  装饰图案是一种绘画兼实用艺术并存的艺术形式。中国传统的装饰图案缘于史前文化中的彩陶,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有别于其他任何民族和地区的图案,绵延七八千年,在时代的变迁中不断地创造和发展,从来没有间断过。在今天伴随着文明的进步展现出了新姿态。对于“装饰图案”的概念,我们先来看“装饰”,“装饰”即装点、美化、修饰,强调装饰性、装潢、点缀效果。图案,“顾名思义”就是:图形设计的方案。我国图案教育家、理论家雷圭元先生曾如此定义图案:“图案是实用美术、装饰美术、建筑美术方面,关于形式、色彩、结构的预先设计。”那么概括而言装饰图案即起装点美化作用的图形设计方案。装饰图案作为我国高等学校艺术设计基础教育的课程已存在好久,在基础设计的教育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大家对平面构成的认识更多的是从包豪斯开始,可并非缘于包豪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构成的概念就开始有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活动,艺术家们主张以抽象的形式来进行表现,放弃传统的写实手法。这种主张后经毕加索为代表的立体主义画派,荷兰的新造型主义,以及俄国的构成主义得以发展,到包豪斯时期得以完善确立,从而以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美学观念建立起一个新的造型原则,即今天我们所称的平面构成。平面构成是造型设计中的一项基础内容,是一种最基本的造型活动,是艺术设计的基础。所谓“平面”是指造型活动在只有长度和宽度的二维空间中进行,所谓“构成(Composition)”是将造型要素按照某种规律和法则组织、建构理想形态的造型行为,是一种科学的认识和创造的方法。那么平面构成――即在二维平面内创造理想形态。具体而言就是指将既有的形态按照一定的美学法则和创作意图进行编排和组合,从而构成多种理想的传递相应信息的视觉形式的一门造型设计基础课程。平面构成作为艺术设计的基础课程在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并陆续在各大高校开展起来,在30几年的基础教学课堂上展现出了极大的魅力和生命力。

  装饰图案源于自然,来源于生活,采用生活中的各种自然形象为素材,根据装饰变化的各种手法来寻求其变化性,在平面上产生一种统一规整的视觉感受,以此来体现其存在性的意义和实用性的价值。通过创作和思维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设计修养为专业设计奠定基础;并直接在实用性设计中得以应用。装饰作品显现着极强的装饰性和实用性,在生活中的服装、日用品、居室、建筑等各个层面都体现的淋漓尽致,到处都留下了它的痕迹。有着很广泛的市场和群众基础。对艺术设计教育起着基础铺垫作用的同时,其作品还占有着重要的市场份额。

  平面构成是现代设计基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艺术思维方法,丰富学生的艺术表现手段,掌握理性的具有发展性的造型能力。着重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敏感性,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对创作过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为学生在之后的基础设计、专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做好充分的准备。平面构成不是完整的设计,是一种设计手段,是一种思维哲学,其作品突破了平面时空,增强了画面中的运动感和空间深度,在平面的纸上产生了一种空间起伏的视觉效果,达到了三元立体空间的错视效果。平面构成课程训练不直接以实用性为目的,画面显现的是纯粹形式感的视觉效果,表现形态距离实用功能较远,不能等同于设计作品。但它是一种具有很强共性的设计语言。各应用设计门类无不以其作指导来实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实用商品的设计。平面构成也更是为完善和创造富有时代感的设计理念和表现形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说到点、线、面,也许有人要说在包豪斯时期,包豪斯的教授们在自己的实践过程中提出了艺术和科学的一致性,既然艺术和科学一样可以进行分解,按照科学的方法绘画艺术可分解为最简单的点、线、面元素。那么装饰图案和平面构成都属于艺术范畴,还原到最后不都一样是点、线、面元素吗?不错,点、线、面是装饰图案艺术中构成画面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平面构成中最基本的三大要素;而且装饰图案和平面构成的画面效果,都是由点、线、面元素形成的形组合排列而实现的,可在画面中所起的作用则不同。

  在平面构成中点、线、面是作为目的而存在。平面构成中点、线、面可以组合成具象形,将生活中的形象直接转化为点、线、面;也可以组合为抽象形,几何形不规则形等。通过点、线、面以及组织的形态来寻求画面的运动起伏变化,从而带给人相应的心理感受。此时偏重研究的是点、线、面在画面中的视觉运动规律,完全是造型规律上的运用。而在装饰图案中所用形象外在形态为具象形,点、线、面此时只是作为对具象形的一种表达方法而存在,只是告诉我们不是在运用素描、明暗、自然色彩来处理,只是一种对植物、动物、风景等具象形进行夸张、变形等处理来实现画面的视觉效果达到装饰实用目的一种表达方法和手段。

  装饰图案作为我国高校艺术课程中土生土长的一门课程,很多人看来似乎将要退出设计基础课程教育的舞台,被淘汰。其实不然,发展到今天装饰图案在自身优势得以加强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的时代因素和时代气息,从表现领域、内容到表现手段、技巧都有了新面貌,作品效果被赋予了更多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在这里个人想引用17世纪诗人涨潮的一段话来表达所认识到的装饰图案的重要性以及时代意义。诗人涨潮如此说“花不可以无蝶,山不可以无泉,石不可以无苔,水不可以无藻,乔木不可以无藤萝,人不可以无癖。”山、石无饰则无趣,生活无饰则无味,物质生活中需要装饰来满足我们的使用需求,精神生活中也需要装饰来满足我们在心理文化层面的需求。由此可见对装饰图案课程的研究、学习势必影响着各应用性设计门类的深入和发展。装饰课程的开设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我们再来看平面构成,平面构成的认识源于自然科学和哲学认识论的发展,构筑于现代科技美学基础之上,是一种理性的艺术活动。包豪斯时期提出的艺术和科学的一致性,指导着艺术相关的从业人员在理论上的深化和实践中的应用。所以说平面构成是科学指导下的发展的动态的方法论,在不同的时代表现出不同的适用性和应用性,将继续为艺术设计的发展提供时代性的方法论指导和实践方向。更将是一门随着社会的发展持续发展的学科。

  结束语:装饰图案和平面构成两者同为艺术设计的基础课,在设计基础课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各自分担着不同的任务,在对设计课程的学习和深入上发挥着不同的价值。装饰图案以感性的形式展现着装饰实用价值,以其柔和的态度充实丰满着应用性设计;而平面构成以其理性的设计语言传递着科学指导的意义,以其强有力的方法论指引着应用性设计的开展延伸。两者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要求下其表现手法、表现形式和表现内容也已更加丰富多变和丰富多样,无不以时代的表情表达着时代,以艺术的形式体现着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更新和变迁。

  [2]濮礼建,刘韬著.平面构成[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3]文健,钟卓丽,李天飞著.设计类专业平面构成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女书是湖南省江永县地区流传的一种十分特殊的文字,其起源基本可推断为战国时代荆楚、百越地区的古文字体系。这种文字极其神秘的原因在于其“传女不传男”的传播形式,只有江永县当地妇女之间以口头讲述的方法进行小范围的传播,甚至有异性在场的时候都不会进行传授。因此,这种文字又被称为“妇女文字”或者“女字”。不仅如此,由于女书的传授者与学习者数量稀少,且女书只用于江永地区妇女群体内部的抒情或叙事,当某位女书传承人去世时,其生前的女书作品往往被同时焚毁,故女书留传于后世的数量极少,存在的时间也相对短暂。

  女书实际上是古代封建社会处于最底层的妇女阶层为了表达内心情感而创造出来的文字体系。封建社会的妇女由于普遍受“三从四德”等带有性别歧视倾向的传统礼教的影响,在人身自由饱受限制的情况下,往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从江永地区妇女在手帕上绣的歌词中就可见一斑:“中华女子读女书,不为当官不为名,是为女人受尽苦,要凭女书诉苦情”。可见,女书创作与流传的动机其实来源于封建社会给古代妇女带来的沉重压迫,这一极具悲彩的历史现实造就了女书特殊的传播形式,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女书成为荆楚古地特有的女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女书初被创立时,其实与古代女性人人必学的“女红”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江永地区的女书一般都以刺绣等形式存在,而非传统概念中文字总是出现在纸上。江永地区的妇女在大量织物上以女书作为装饰,缝制背包、背带、手帕等女性专用物品,甚至在当地婚嫁习俗中还保留了“八宝被面”作陪嫁的传统。所谓“八宝被面”,就是在新娘陪嫁的被面上绣制女书文字,将女书中常用的吉祥文字“万”“寿”“王”“草”等混合在吉祥图案“麒麟送子”“丹凤朝阳”中,使被面的刺绣纹饰中既有喜庆欢乐的花鸟图案,又不乏清雅脱俗的女书文字,仿佛自然与人文的宝物齐聚,故而被称为“八宝”。

  除了起源于女红又被承载于织物的特殊性之外,女书与荆楚、百越古文字相仿的构造,也使其具有了兼顾文字与图案造型的特点。女书虽然经历了千年的传承与变迁,但本质上没有脱离荆楚、百越文字菱形字体的整体风格,普遍的构造形式是从右向左、由高至低。字形笔划中弧形曲线占多数,结合圆点与少量的直线,间或穿插少量的“S”型纹。在完全不了解女书的人眼中,这些文字远远望去如小树、小鱼、水波纹,造型优美、古朴典雅,形似娟秀、柔弱的女子,与其说是文字,却更趋近于图案艺术。随着女书文字的发展,一些以文字为基底,在造型上更接近于装饰造型的女书图案开始出现,如最著名的女书图案“八角花”。“八角花”是指被八角的弧形图框围在中间的一系列图案的集合,包括花卉、鸟兽、虫鱼等,也基本上以民间常见的吉祥图案为素材。这些被围在八角框中的图形都是线条画,一般会在中间形成一个中心点,再由左下角起画,逐渐经左上、右上、右下的顺序形成一个类似于顺时针旋转的图案模式。这些白描图案没有人工刻意雕琢的痕迹,而是较随意且流畅,更具有普通市井生活的气息,因而图案造型更显亲切、随和,也比传统文人画更具生命力。除了“八角花”这种面积相对较大的图案之外,女书图案中还有大量便于织绣为条形的“二方联”图案。这种“二方联”是若干独立女书文字的组合,有两两对称、整体菱形的特征。同时,文字与花卉或鸟兽图案交织在一起,远看时较易将其误认为叶片或者流水等实物图形,但近观却能辨认出实际是倾斜甚至“躺倒”的女书文字。由于是被织绣在条形织物上,这些女书图案大多出现了变形,以适应并配合花鸟虫鱼的造型。因此,文字显得极具动感,恍若舞蹈中的人的四肢或躯体。无论是“八角花”还是“二方联”,这些最初源于女红的文字经由江永地区妇女的巧手再次回到女红图案中,让人仅能窥视到女性内心最隐秘的点滴情感,却在这些沿袭自战国时代的古文字符号面前不得其门。这些以曲线和折线为主、亦文亦图的女书图案中展现的是江永地区妇女既柔婉含蓄、又刚毅坚强的女性特质。她们在日常织绣的过程中,既将女书作为装饰图案普遍应用在传统服饰中,又借女书图案静静展示着女性内心细腻又丰富的情感世界。相比女书图案,现代造型艺术中虽然也不乏众多能够代表女性特质的装饰图案,却很难如女书图案般上升到一种自成体系、凝练为文字高度的境界。因此,女书图案不仅与现代装饰造型在深层次的艺术上共融共通,而且能够为现代图案艺术提供一种积淀着厚重历史文化印迹的先导与参考。从女书图案中不难发现,这些流传于未接受过正统教育的江永地区妇女之间的古文字图案,既蕴含着造型图案的优美,又具备了成熟文字系统的抽象;不仅可以单独具备某一特定含义,也能够以组合的形式在美妙的图案集成中传达出文字独有的深刻底蕴与丰富内涵。现代图案装饰中能够集图案与文字二者之精妙的造型于一身的艺术并不多见。因此,当代造型艺术应当深入挖掘女书图案的深刻文化元素,在这些宜动宜静、且活跃且肃穆的密码文字中寻找能够为现代装饰艺术所充分借鉴的“养分”,使数千年来口头传承的非物质文化厚积而薄发,在当代装饰图案造型艺术领域焕发新的青春。

  作为一种起源于古代文明的历史遗留文字系统,女书由于其传播方式的独特与区域的狭小,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失传危机。传承女书的方法必须借助于其本质上具有的图案艺术的性质,将其融入当代装饰图案造型艺术的创新与开发中。如充分利用时下较为流行的生态旅游模式,将女书图案艺术应用于织绣类的旅游纪念品中;或者采取扎染、手工印制等方法,将其作为旅游商品的包装图案等。在单纯以文字学习式的传承之路难以施行的情况下,将女书的传承侧重于图案装饰造型,利用现代造型艺术求新求变,能够使其以更加实物化的形式达到传承与延续的目的。使用女书图案装饰的旅游纪念品应注意遵循形式时尚、造型传统的原则,如织绣类旅游纪念品在外形上应符合现代人的流行审美趋势。如近几年都市女性中比较流行的四方型大披肩,尤其是羊毛类与针织类的披肩上可以充分利用女书亦图亦字的装饰特色,在为女性披肩增添更多荆楚古文化元素的基础上,突出女书的神秘感。而将女书应用在皮革类女包外装饰图案上,则能够突破相同颜色、相近款式的女包造型欠缺个性的局限,如同为红色长方型女包,若能够以黑色粗体印制上迥异的女书文字,则犹如给每个女包打上了独特的“身份证号码”,不仅个性立显,而且黑字在红包上形成的厚重历史感,也为普通的女包增添了庄重、典雅的色彩。

  女书之所以濒临失传,原因之一在于流传区域过于狭窄、使用人数过少。传统的女书基本上局限于织绣类日用生活品上,没有完全定位于文字的层面,一旦某位女书的传承者离世,其生前的织绣品还会随主人一起被销毁,这必然导致女书传承之路越走越窄。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重新定位女书,将其归入文字行列,尤其应归入传统书法艺术行列。正如甲骨文、金文、小篆等早已不通行的古文字还能得以系统和规范的保存,正是由于它们属于文字变迁的不同历史阶段,承载着特定时代华夏文明的内涵而被重视,国内不少书法家或爱好者会不断地书写这些字体,使其得以保护和传承。女书作为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女性专用文字,本身具有极其重要的考古、历史与文献价值,重新定位女书在于为这种集中了古代荆楚之地女性先民智慧的结晶“正名”,使其隐藏在图案造型艺术表相之后的文字本质得以重新体现。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不少流传于某个地区、某个时间段的文字类型,如契丹文字,这种依照汉字独创出的少数民族文字在近年来的考古中屡有发现,可惜同样由于流传范围狭小、使用人数过少而失传。但女书从战国时代延续至现代,且至今仍有女性使用、传承,这本身已经是其具有传承意义的体现,如果当代人不能正视其作为文字的重要价值而任由其逐渐滑向灭绝的边缘,则绝不仅是江永地区历史文化的损失,更是中华文明的重大缺失。不仅如此,女书这种图案文字艺术现今尚存使用者,如果能够及时通过这些使用人系统地整理出女书与现代汉语之间的对应之处,则无论是古汉语界还是考古界,又多了一项了解荆楚文化的重要资料,可谓一举数得。

  女书作为仅仅流传于湖南江永地区妇女群体中的远古文字图案,在当代人眼中具有神秘而朴拙的气质。这种完全依赖女性口头传承的非物质文化源起于女红,又在女性的织绣艺术品中展示与传承。作为既有图案造型功能又有文字表意作用的女书,与现代装饰造型艺术在本质上有着极强的共通性。因此,女书的保护与传承可以充分利用当下流行的旅游经济,在旅游纪念品的制作或包装图案设计上寻找女书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途径。

  [1]贺夏蓉.文化生态视野下的女书及女书文化保护模式探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70-74.

  [2]贺夏蓉.女书及女书文化传承的演变及特征分析[J].文化遗产,2010(3):85-90.

  [3]贺夏蓉.观展/表演范式下女书及女书文化传承场域变迁与文化变异[J].山东社会科学,2010(11):34-38.

Copyright © 2018-2024 BOB全站.(APP)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xml地图  网站地图  备案号:苏ICP备170672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