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全站“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的前身为“中国环境设计学年奖“,由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教育委员会联合16家高校发起于2003年,作为学术交流平台吸引了全国1700所高校的参与,且已成为这一专业领域内有重要影响的奖项。后由清华大学与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联手改组,构建了更为强大的评委阵容,在2015年全新开启“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2017年3月31日第三届学年奖启动,面向全国高校大学生征集参赛作品。
“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由清华大学和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办,由住房城乡建设部高等学校土建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所属、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风景园林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四个一级学科指导委员会协办。
2015年新改组后的第一届学年奖共收到作品789件,参赛单位100余所院校,参赛人数达两千人,2016年第二届学年奖共收到参赛作品1006件,120所院校参与,参赛人数三千余人。2016年的教育年会颁奖典礼由大连理工大学承办,汇集了评委嘉宾与参赛师生四百余人参与,今年的年会暨颁奖典礼则由四川美术学院承办。
本次大赛从3月31日启动到10月下旬截止,历经7个月的时间,4月1日至6月30日为报名阶段,8月至10月评审,11月颁奖,参与评审的评委达46人,严格按照评审要求,公平公正匿名评审,评审全程在学年奖官网进行。参赛者可通过网站查到自己作品的评审状态。
本次新闻发布会首先是由学年奖组委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郑曙旸教授致辞,他对于学年奖未来的发展也抱有很大期望,学年奖的举办离不开郑老师的规划指导,目前国内乃至国际环境问题几乎已成为每个国家的首要问题,怎么去治理怎样去提高人们的生活居住水平,美化环境是每个设计师必备的使命,但目前国内的大赛大部分趋于商业化,真正重学术的赛事活动少之又少。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设计能力与专业知识BOB全站,清华大学才联合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举办了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
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组委会副主任委员兼副秘书长、装饰杂志主编方晓风老师对2016年学年奖做了简短的回顾,2016年学年奖举办得很成功,参与人数达三千五百余人,颁奖典礼在大连理工大学举行,聚集了评委老师、各高校师生三百余人。2016年出版了第一届获奖作品集与论文集。今年获奖作品集与论文集也将在11月份出版,请大家拭目以待。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庄惟敏教授对本次大赛的主题做了明确的阐述,他说学年奖是中国高等学校人居环境设计相关专业教育的交流平台;致力于促进各高校专业教学与学科建设,追求人居环境建设的学术理想,坚持开放、交叉与融合的活动理念,积极促进多学科协同发展,推动特色创新BOB全站。对本次主题“文化与空间”是指:城市各类历史空间是城市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不同历史空间都蕴含着不同的文化内涵,深入了解和挖掘其文化意义,对于历史文化传承与名城保护起到积极作用。 时间与历史——东方时空文化观,体现于华夏文明的传统思维着眼于整体BOB全站,偏重于综合,时间与历史观念很强,重视人际与事物的关系,强于形象的直觉体验,抽象概念的推理直接与形象思维挂钩。“空间与文化”主题的价值取向,在于融会不同空间文化环境体验的设计表达。
学年奖秘书处副秘书长王旭东发布了2017年学年奖参赛方案,2017年大赛报名与评审将全部在网上进行,4月1日至6月30日为报名时间,参赛人员需奖作品提交到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的官网并在6月30日前完成报名,8月至10月将由40余位评审老师在网上进行评审。11月初将在四川美术学院举行教育年会暨颁奖典礼。
来自四川美术学院的龙国跃教授,作为担任学年奖2017年教育年会暨颁奖典礼的筹备方的主要负责人,对2017年学年奖年会也做了初步的筹备计划。
在媒体提问互动环节,网易设计专访了组委会副主任委员兼副秘书长、装饰杂志主编方晓风老师。针对广大跃跃越试准备参赛的选手和学生,方晓风老师提醒道,大赛希望作为一个平台,为选手们提供一个展示、比较与开拓思路的空间。希望大家心态放平,在比赛中看到自己的长处也看到自己的不足,从中获得更好的认识与提升。
同时,针对参赛作品,方老师希望可以看到作品中带有清晰的问题意识,和带着对现实的关注和对问题的研究和思考。不要做流于形式的设计。
2016年,在全国各地众多高校的鼎力支持下,第二届 “学年奖”活动取得了巨大成功,并收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2017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与建筑学院共同协力,继续举办第三届“学年奖”,意在树立更良好的学科机制与学科规范,并将“学年奖”办成清华大学在人居环境设计领域的一项优质品牌活动,同时为中国的人居环境设计教育提供更大的助力与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