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23-4567

BOB全站文化)吴春龙 像装点自己的生活一样装饰好书画作品

  BOB全站装裱艺术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色的传统手工技艺,书画墨妙必须经过装裱才便于收藏、流传和欣赏,因而装裱技术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作品的艺术效果。艺术大师徐悲鸿曾说过“不论多好的绘画,不经装裱,是显示不出它的艺术魅力的”。历代书画艺术品得以传世至今,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再次装裱修复。要继承和发展我们中华民族的绘画艺术事业,光靠我们有名的艺术家还不成,还得靠无名的艺术家——裱画师。

  吴春龙,就是一位在书画装裱和修复方面有着深厚造诣的“手艺人”。在他看来,不光书画家要有自己的思想才能创造出好的作品,裱画师同样要匠心独具,才能恰到好处地突出作品的神韵和美感,使书画作品更加锦上添花、熠熠生辉。但裱画师作为默默无闻的幕后人员,难以像书画家般声名大噪,从事这项工作更应该耐得住寂寞。

  “我母亲手很巧,非常擅长剪窗花、做面塑,受她的影响,我从小就对剪纸、画画很感兴趣,并且一直坚持学习,后来跟随我市著名书画家白铭先生学习工笔画。一次很偶然的机会,对装裱艺术产生了兴趣,从此又开始钻研书画装裱和古旧书画修复。”说起自己从事书画装裱和古旧书画修复的经历,不善言谈的吴春龙打开了话匣子。

  “有一次,白铭老师花费了好几个月时间完成的一幅字画作品被装裱师傅不小心毁掉了,这件事我一直记在心里。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明白了字画装裱的重要性,所以下定决心开始钻研。”吴春龙说,开始深入学习之后才慢慢了解到,书画装裱和古旧书画的整修是一项技术性和艺术性极强的工作,学问很深。“一幅残破的古旧书画如不修复,其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就会大打折扣,一经专家修复,不仅可以使古旧书画还复原貌,更能让墨宝得救于危,重现光华。”

  虽然以前接触过装裱艺术,但是专门从事了这项工作之后,吴春龙还是发现自身有很多不足,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吴春龙决定拜师学艺、博采众长。于是外出先后拜师于我国装裱泰斗刘金涛先生、修复装裱国手孙孝江先生,潜心钻研。

  为了从事这项“为他人作嫁衣”的幕后工作,吴春龙节衣缩食,把省下的工资全部用来不断自费深造提高技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获得了到故宫博物院跟随首席古旧字画修复专家张金英先生学习的机会。

  “在故宫学习期间,由于囊中羞涩,我一直住在地下室中,早晚都以馒头咸菜充饥,偶尔能吃上一包方便面。几个月就瘦了十几斤。张金英师傅知道后非常心疼我,邀请我住到他们家中,但是为了不打扰老师,我还是婉言拒绝了老师的好意。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钻研和虚心求学,吴春龙有了很大长进,得到了老师的肯定。“一次在修复一件手卷时,看到我可以娴熟地操刀削手卷,老师们都很惊讶,因为这项技术是只有功底深厚的师傅才能完成的。还有一次在修复一幅大画时,装裱过程中我给师傅徐建华当助手,为了不影响师傅操作,我一直用左手配合师傅操作,不仅动作自然,还配合默契,得到多位师傅连连称赞。”

  师傅们看到了踏实好学的吴春龙的进步,也知道他的这些成绩都来自于比别人多好多倍的苦心和磨炼。

  在故宫学习结束后,吴春龙以求学的经历结合自己的观点写了《我国书画装裱现状及发展的几点思考》《装裱是书画作品的深加工——我对新格式的探索》等文章BOB全站,陆续发表在多家报刊上,也得到了业界的认可。

  为了传播书画装裱艺术提高精品意识,同时检验自己的技艺,1999年一年内他在内蒙古举办了两次“吴春龙书画装裱艺术展”,展览中的设计装裱作品让观者流连忘返,得到了各界人士的好评,带动了当地装裱业的整体水平的提升。此时,他遇到了事业上的伯乐、人生路上的贵人、生活中的老师——王占先生。阅历丰富的王占老师适时提醒,让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此时的吴春龙虽然能给不同的书画作品化好妆,但是他还不能给像《清明上河图》一样的古旧书画作品“美容”,他必须继续深造。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修复古字画公认的高手,全国已经屈指可数,以至于收藏界有一个说法,要找一位修复高手,比找一幅名画更难。古旧书画修复师傅经常被比喻为“画医”,因为修复古旧书画人员不但要具备高超的绘画功底和精细娴熟的整修揭裱技艺,还要熟知文物修复的要求和原则,难度可想而知。

  “修复古旧字画是一项费神费时的精细活,整个过程比较复杂。修复工作者就好比是一个医生,而我就是古旧字画的‘主任医师’。”吴春龙告诉记者。一幅画作的装裱修复,时间可能延续好几个月甚至一年多。

  “要让一幅古画光彩重现,首先要给它看病把脉。‘手术’前首先要清除它身上的污垢,好比给它洗脸、洗澡,洗净之后,还要给它‘开刀’‘接骨’‘整容’。这如同外科医生给病人实施手术治病一样,最后再给它‘穿’上精美适合的‘衣服’,其功效等同于再次创造古旧书画作品的艺术效果和艺术生命。”吴春龙记得,他曾经修复过一幅明代唐寅的《竹林雅集图》。这是一件绢本国画作品,画心纵127.8厘米,横48.1厘米,工笔淡彩,画面主题是文人聚会。由于年代久远,保存不善,还曾经修复过,送到他手里时已经破烂得非常严重。画心残缺不全,霉迹斑斑,并且有个一寸见方被火烧过的洞。

  清洗、揭背、全色、接笔,吴春龙细心地操作着一系列修复工序,最后装潢成轴时,残破不全的古画已经变成一幅画面完整的艺术品,收藏家观后赞叹不已。

  在丰富的文物修复经验基础上,吴春龙从实践中提升了理论,编写了《吴春龙谈书画装裱》一书,将自己二十多年来致力于中国书画装裱、修复、绘画、篆刻等多种技艺的经历、成果,以及对书画装裱、修复工艺的传承发展、人才培养多角度多方面的理论认知和探究呈现给读者,从工艺和理论方面进行了探讨。

  潜心书画装裱艺术几十年,吴春龙一直没有停止探索,他博采众长,专攻古书画修复技艺,积极地参加各地文物保护方面的学术研讨会,希望通过与参会的专家学者切磋技艺,探讨行业内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艺,为修复古书画做贡献。

  “有人说,的这些活儿都是给‘他人做嫁衣’,所以只能当‘幕后英雄’,不过,我却一直都很享受这个过程,看着一幅幅字画、古书画经过我的手变得更加光彩熠熠,那种成就感和喜悦感是无法表达的。”

  在吴春龙看来,修复装裱是提升古书画文物价值的主要手段,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以我一个人的微薄力量,能保护的仅是有限的书画作品。”吴春龙说,我国有无数件待修文物,但从事修复文物的工作者却不多,很多古书画都面临着抢救性修复的必要,然而这方面的人才却不好找。“书画装裱、古书画修复是很有内涵的艺术形式,希望更多的年轻人投入到古书画修复工作中来,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吴春龙,男,汉族,1968年8月出生于包头,无党派人士,文博(修复)副研究馆员。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委员、内蒙古政协书画院院士、内蒙古美术家协会会员。一直致力于研究书画科学保护修复与书画装裱艺术设计。著有《吴春龙谈书画装裱》一书。现为中国文物学会会员、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专业委员会第二批文物(书画)修复专家、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会员、全国文化行业高技能人才。

  2005年被内蒙古自治区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自治区首批“民间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个人艺术成就入编《中国当代文博专家志》。现在包头市固阳县文化馆工作,一直从事书画工作。(文/图 记者 张鹿园)

Copyright © 2018-2024 BOB全站.(APP)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xml地图  网站地图  备案号:苏ICP备170672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