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全站”设计研究新范式“——2018首届《装饰》学术年会于6月8日和9日在广州举行,本次年会分为史论研究、实践研究、民艺研究、教学研究四个单元,来自十余所高校的18位研究者分别从各自研究领域出发,共同就设计研究方法、范式、路径等问题展开研讨。
方晓风教授发表题为《寻找新范式的设计学研究》的主旨演讲。他指出,随着设计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设计的认识也在不断更新,而每一次设计观的更新必然推动相应的设计研究的更新。设计学科的根本特点就是围绕现实问题。今天的人们需求,不再是单纯满足生存的基础性需求,而是如何定义各自的生活。今天的设计,不再是被动式响应,而必须直面社会复杂问题,在理解现实世界的基础上主动设问,定义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基于这样的现实,使得寻找设计研究的新范式成为当务之急。
在本次会议上,《装饰》的编辑们还陈述了对每个栏目的设想,陈述了对录用及评优论文的期许。带着许许多多作者的共同心声,我们把这些内容整理好与大家分享探讨,期望您的投稿成为《装饰》下一年度的优秀论文。
《史论空间》栏目,前身为《艺术设计论坛》,2008年之后固定为现在的名称,至今已有十年,主要刊登国内外工艺美术、设计、装饰艺术方面的历史与理论研究文章,侧重切入点小、学术视野宽广,针对某一具体问题的进行深入思考的文章。这十年来,尤其是近五年来,史论栏目的投稿作者身份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两个重要趋势:一、越来越多设计实践专业的学者参与到设计史研究之中;二、越来越多历史学、考古学、美术史等人文科学领域的学者开始以设计造物作为研究对象。从研究方法、规范而言,后者撰写的文章当然更加成熟,具有更明显的优势;而从研究的视角、发现与切入问题的角度而言,前者也具有不可忽视的特色。这两种趋势的出现,当然有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但却也不能因为这些因素而对这一现象予以忽视。在这一趋势的背后,也许能发现未来设计史研究更多的可能性。
那么,究竟何为设计史?毋庸置疑,设计史研究脱胎于美术史研究,前身为工艺美术史研究,它既从属于大的历史学范畴,又身处设计学一级学科之内,身份可谓复杂之极。遵循历史学的基本研究态度、路径与方向,是设计史研究的不二之选,但其研究对象、方法以及目的是否应与其他艺术学科的史学研究保持一致,却大有可商榷之处。
首先,从研究对象来看,从属于一级学科设计学的设计史研究,其研究对象自然是设计。而与其他艺术门类不同,设计是一个动词,所指向的是过程,而非产物。因此,设计史的研究对象,应该是设计思考、策略、计划等等人类造物之行为本身。换言之,设计史关注的是人类造物之因,而非果。
其次,从研究方法来看,正因为设计史研究的是人类造物之行为,而人类行为的复杂性难以在设计成果中单一的呈现,故而美术史研究中的形式分析、图像学,历史学中的文献分析,考古学中的实物考证等人文科学的研究方法只是重要手段而非唯一手段,同时还必须大量借鉴经济学、社会学、传播学、管理学、心理学甚至统计学等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这也对研究者的跨学科视野提出了更高要求。
最后,从研究目标来看,设计史的研究,除了传统历史学“求真”的第一重使命(作为历史研究的设计史)之外,更承担了服务于设计实践的“求解”的第二重任务——作为设计研究的设计史。近年来,随着“日常生活实践”概念进入史学研究的视野,更进一步刺激了新史学“致用”的目标方面。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设计史的第二重任务理应在传统史学界给予更多的关注。
当然,以上所谈仅仅是一种希望,年轻的设计史研究在未来任重道远。但可喜的是,国内有许多青年学者已经开拓了许多新视角,摸索出许多新方法。文集中所呈现的五年来优选出的十篇论文BOB全站,或许放在整个历史学科中显得还不成熟,但已经在探索设计史研究新范式的历程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以往我们对设计的研究大多数是规范性与思辨性的研究,借助理论的演绎,得出诸如“设计何为”“设计好坏标准”的价值论断,解决的是设计的基本认知问题。在中国设计事业蓬勃发展的初期,设计实践缺乏广泛社会共识的背景下,这类文章做出了很大贡献。然而,一个学科的知识生产只在宏观层面打转毕竟有脱离现实的危险。为此《装饰》在2008年设立了个案点击栏目,推崇对设计生产与使用的真实场景的研究,推崇基于经验观察的实证性研究,希望栏目能够在研究方法上起到一些引导作用。十年以来,在全国各地设计研究者的关心下,该栏目收获了很多优秀论文。
与案例研究相对应的是大样本的跨案例研究。当面对数千个样本量时,减少信息荷载,将现实压缩为几个共通的变量,进行单项的比对分析就显得十分必要。所以跨案例研究在追求总体性结论的同时,势必也是一种浅层的研究。案例研究在如今的人文社会学科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就是因为它在面对社会行为的复杂性时,尽量少地抽象简化,能够有力地弥补大样本研究的不足。尤其是在提出假设与理论验证环节中,案例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十年中,随着社会与技术环境的变化,中国的设计实践与事业趋于多样复杂,设计的内涵与外延都在发生变化。案例研究的方法立足于对经验世界的观察,能够更原本地展现设计实践的真实场景,在探究知之不详的领域时具有优势,因此正逢其时。同时,设计的跨学科性质较强,一款设计产品的诞生会涉及到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多方面的学科知识,产品的效应也会在广泛的社会领域中发生。聚焦于单个或少数案例的研究能够深入、跨层面地捕捉到实践中的问题,全面地把握设计实践中因果关系,在设计研究中十分有益。正因如此,《装饰》宁可有失偏颇,也希望多刊登这一类的研究文章。
案例研究很容易陷入两种误区。一种误区是认为,案例研究是定性的研究,而实际上,针对单个案例内部的数据,我们并不排斥量化分析的手段,只要有益于解释对象,案例研究可借助多样化的工具。另一种误区是将案例研究简单化,变成了对研究对象的描述,而实际上缺乏对总体的认识,即便是描述工作也无法开展。总体性的认识永远是案例研究的前提,而案例研究的目的也是为达成更好的总体性理解。本栏目的优秀论文都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其中就体现了对总体的充分把握。
案例研究并不是省事的、主观的研究,严谨的案例研究对我们认识设计实践与设计现象具有重大意义。正如弗洛里安·兹纳涅茨基所说:“从具体现实到抽象概念、再从抽象概念回到具体现实的转换是一种使科学保持活力和高速前进的永不停歇的脉动。”
《设计实践》栏目主要以设计师亲自参与并完成的实践案例为研究对象。文章应突出案例的设计思路、设计方法、设计效果和作者在实践过程中的思考,特别强调案例的研究价值、创新性及对当代中国同类设计的启示。
4.写作内容过于庞杂,面面俱到,重点不够突出,针对案例本身的内容比较单薄。
与其他栏目相比,实践类的论文要写好,首先要求实践成果丰硕,其次要求写作水平突出。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设计实践》栏目优秀稿件的匮乏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设计学科和中国当代设计的现状与问题。栏目设定的内在要求决定了优秀稿件选择的难度。
《装饰》以“立足当代,关注本土”为办刊方针,《设计实践》栏目是最能体现这一方针的栏目之一。我们希望以本书的出版为契机,呼唤高等院校的广大学者和设计师更多地关注中国当代设计的发展,大力推介优秀设计和经典案例,特别是致力于解决当代中国设计的实际问题,由此促进设计研究和设计教育总体水平的提高。
《民俗民艺》是《装饰》杂志颇具传统的一个栏目。自创刊起,《装饰》就对民间艺术给予了充分的关注。从把民间艺术作为艺术与设计创作的灵感源泉、采风与考察的对象,到今天倡导在设计学的视角下对民间造物与民俗仪式进行学术性的研究,我们对待民俗民艺的态度随时代的不同而逐渐转变,研究的视角与方法也不断进行着调整。
现阶段,《民俗民艺》栏目所刊载的论文,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民间造物、民间艺术和民俗仪式与活动。在研究方法上,以往的相关研究一度借鉴美术学的研究范式,常对民间艺术进行风格与形式上的分析,并以田野考察为基础,对民俗民艺进行资料层面上的整理与记录,而今,对民俗民艺的研究方法更趋综合,除上述内容外还会借鉴社会学、历史学、民俗学、人类学的方法,并基于设计学的视角逐步形成其特有的研究范式。一方面,对于形式的分析与对工艺等内容的初步记录与整理仍然重要,但更多的是将其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另一方面,从造物的视角出发,深入挖掘民间艺术的特点、规律、形成动因,探究其背后的地域性与民族性,乃至从理论层面对民俗民艺进行深入的阐释与解读,更有益于对民俗民艺的理解,也更能体现设计学视野下这一领域研究的特点以及研究价值。在选题角度上,《民俗民艺》栏目与《装饰》杂志其他的投稿栏目一样,鼓励从小的切入点入手进行研究,以点带面、深入挖掘,鼓励在掌握好材料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开展研究进而解决问题。鼓励从研究的纵向上体现研究深度,同时在横向上体现广博的研究视野。
近几年,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热度颇高,《民俗民艺》栏目收到了大量以非遗研究为内容的来稿。一方面,我们乐于看到这一领域的研究引起关注,另一方面,我们对非遗研究稿件的选择与其他稿件一样,同样强调依托扎实的调研及翔实的第一手资料,运用适当的研究方法以小的视角带动深入的研究与思考,希望以切实的研究成果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奠定基础。
本次甄选的《民俗民艺》栏目优秀投稿论文,体现了《装饰》杂志作为设计学学术期刊所提倡的民俗民艺研究范式,它们都在有限的篇幅内对一个具体的问题进行了较为透彻的梳理、研究与思考。其中有些论文在掌握材料方面比较突出,作者能依托考察、访谈、测绘充分掌握并创造第一手材料,充分体现了民俗民艺研究的特点;有些论文在研究方法上具有可借鉴性,作者使用具有针对性的研究方法,将问题深入剖析并得出具有启示性的结论;有些论文在思考角度上具有新意,体现了作者的思辨能力与学养。希望这些论文能为国内的民俗民艺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推动这一领域的研究不断发展。
作为一本依托于设计学院而创立的学术刊物,《装饰》一直对设计教育十分重视,她的读者也主要是高校师生。2008年,《装饰》的教学栏目由《设计教育》更名为《教学档案》,名称的变化代表了栏目定位的调整。过去,有相当数量的论文,宏观讨论设计教育的方向、人才培养模式,提纲挈领地指出了各院校普遍共识的问题。现在,则需要更进一步,将“教什么”和“怎么教”具体化,通过切实的课程研究,针对当下设计学科的变化和设计教学的改革诉求,做出有效回应。
《教学档案》的论文选题关注教学一线,偏向课题设计、课程设置与课程结构的个案研究。论文内容侧重教学过程的分析。这包括:前期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理念的构想;课程中教学策略的实施,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它们之间的衔接关系;最终教学成果的展示。这样的选题和内容,并不意味着论文只是一篇详尽的教学大纲,它还需要注重:
首先是教学内容的专业视野与课题深度。在最近五年的优秀论文中,呈现的重要趋势是:将学术研究转化为课程内容的教学探索;以及配合新的教学内容,采取新的教学形式。它充分反应出一门优秀课程(教学论文)的重要前提和应具有的前瞻性——新见解、新成果、新材料和新设计。
其次是“教”的动作(手段),教师授课时的引导力、把控力及有效性。它涵盖四个方面:第一,如何启发学生的设计思维;第二BOB全站,如何规范学生的设计方法;第三,如何向学生传授必备的设计技能;第四,以学生为主体,如何让他们在知识积累的过程中,产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逐渐具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是教学规律的总结。教学论文写作存在一个难点:在实际课堂上,教师对于一些问题的发现、回答或者灵感,既有很强的特殊性,又是瞬时的,而解决方案往往要到下一轮课程中才能实施验证,甚至到再下一轮方可完善。这需要教师(论文作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实时记录,通常要两三年的积累梳理,才能将诸多具体、现实的情况,归纳成可供借鉴推广的经验,形成比较清晰的脉络。
《教学档案》栏目刊登的虽然是一篇篇教学个案研究BOB全站,但它们以小见大,反映的是学界对设计基本学理、知识体系的根本认识。从《装饰》已发表的教学论文中,我们能够看到十年来设计学科在视野、价值和方法方面的变化:从技能训练转向思维培养,从对物的研究转向对关系的研究,从设计内部细分的专业转向跨学科、多维度的整合,从介绍国外课程案例转向结合国内特色的课程研发……在某种程度上,《教学档案》即如她的栏目名称一样,好像一个建档、建志的过程,为中国高等设计教育保留一份文献资料,记录她走过的历程,也由此展望未来设计教育的发展方向。